杭锦后旗中蒙医院成立于2002年,2019年10月医院新大楼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8.8亩,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服务人口20多万,床位总数100张。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旗域内唯一的一所二级甲等综合中蒙医院。 设有蒙医科、老年病科、脑病科、妇科、外科、内科、痹症科、肛肠科、针灸推拿康复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医院拥有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诊查、诊断、检验及康复治疗全套设备。有市级重点专科2个痹症科及老年病科,现开展外科、妇科及肛肠类手术和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是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慢性病、两病鉴定定点机构;是全旗中医治疗、对口帮扶、培训教学中心。
2025-08-06杭锦后旗人民医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健康南路,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31369平方米,建筑面积38300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巴彦淖尔市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专科示范基地、北京同仁眼科医院研究所眼科远程会诊基地、巴彦淖尔市120急救中心,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全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双十佳单位、全区抗击非典先进单位、巴彦淖尔市优秀组织奖、巴彦淖尔市先进集体、巴彦淖尔市先进党组织、巴彦淖尔市文明单位、巴彦淖尔市诚信单位、巴彦淖尔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等荣誉称号。
2025-08-06乌拉特后旗蒙医院成立于1984年,坐落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是一家以蒙医药为特色、集医疗、预防、康复、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医院隶属旗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着当地及周边地区群众的健康保障任务,同时致力于蒙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蒙医院扎根于草原,多年来坚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理念。随着国家加大对民族医药的扶持力度,2009年迁入现址,建筑面积扩至8600平方米,开放床位120张,年门诊量突破5万人次。上世纪80年代建院初期,仅有3间平房、5名医护人员,主要开展蒙医传统诊疗。2016年通过二级甲等民族医医院评审,2021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名院建设单位和蒙药制剂中心。 医院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完整保留着13项蒙医非遗技术。传统整骨科采用乌日嘎手法复位结合沙棘膏外敷,使单纯骨折愈合周期缩短5-7天。五疗科运用哈纳干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配合阿日善药浴调理,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提升至91%。治未病中心研发的三根平衡茶获得国家专利,针对草原地区高发的脾胃病,将蒙药与茶饮结合,日均服务 300 余人次。 科室设置覆盖蒙西医结合全领域。医疗团队中,蒙医药专业人员占比68%,其中国医大师1人、自治区级名蒙医3人。设有蒙医内科、五疗科、传统整骨科等8个特色科室,同时配备现代化急救中心、影像科和检验科。药剂科保留着手工炮制技艺,能制备散剂、丸剂、油剂等12种传统剂型,院内制剂目录达147种,其中嘎日迪-13味丸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设备配置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2023年启用的智慧药房实现蒙药配方自动化,抓药误差率降至0.02%。除保有铜罐拔罐、银针等传统器具外,引进64排CT、全自动蒙药提取设备等现代化装置。远程医疗系统覆盖全旗7个苏木乡镇,牧民通过手机就能进行蒙医舌诊咨询。 医院在基层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牧区常见病,研发便携式蒙药急救包,内含7种应急制剂,发放量已超1.2万份。每年组织马背医疗队深入牧区,开展敖包义诊90余场,累计行程超过2万公里。健康宣教方面,制作蒙汉双语养生动画32部,通过抖音平台传播蒙医四季调养知识,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达80万次。 科研创新取得显著成果。发现荒漠植物沙冬青的抗癌活性成分,相关论文发表于《民族医药杂志》。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合作建立蒙药研究所,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 3项,自治区级课题11项。院内制剂通拉嘎-5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未来五年规划聚焦三大方向:建设蒙医药文化博物馆,数字化复原13世纪蒙医典籍;成立跨境蒙医医疗联合体,与蒙古国三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开发蒙药康养旅游线路,将医院制剂中心打造成工业旅游示范点。计划到2028年,蒙医药服务占比提升至75%,成为阴山北麓蒙医药发展的核心枢纽。 医院始终保持着鲜明的民族医学特色,门诊大厅陈列着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医外科器械复制品,候诊区播放着潮尔伴奏的《四部医典》诵唱。医护人员身着天蓝色蒙古袍接诊,药房飘散着肉豆蔻与诃子交织的独特气息,每个细节都诉说着古老医学的当代传承。对于偏远牧区的老人来说,这里不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草原智慧生生不息的见证。
2025-08-06乌拉特后旗人民医院始建于1970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附属医院集团医院,内蒙古自治区第二附属医院、巴彦淖尔市医院联盟医院,是全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院承担着全旗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传染病防治、下乡义诊,指令性医疗保健等任务。 医院建筑面积为1.33万平方米,目前开放床位为170张,年门诊量4.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达4000人次,手术例次为400余例,现有9个临床科室、4个医技科室、6个行政职能科室、2个其他业务科室及1个PCR实验室。现有在职人员178人,其中副高级技术职称人员20余名,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0余名;目前医院拥有进口CT机、彩色超声诊断仪、DR数字摄像机、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口腹腔镜、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碳13呼气分析仪、微量元素分析仪、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肺功能测定仪、生物反馈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多种康复理疗仪等大中小型医疗设备。 2015年10月,乌拉特后旗医院被巴彦淖尔市医院实行了全面托管。托管以来,医院定期邀请巴彦淖尔市医院各科室专家、教授坐诊、查房、手术,实现百姓不出旗便可以享受三级甲等医院专家的诊疗、康复指导,真正做到患者少花钱看好病。现在,乌拉特后旗医院的环境面貌、设备设施、职工收入、思想观念、学科建设、经营情况都发生了可观的变化,门诊人次、出院人数、手术台次和收入等各项指标都有大幅提升,使乌拉特后旗医院旧貌换新颜。
2025-08-06乌拉特中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妇女病普查遗传病筛查产前诊断与接生高危孕产妇筛查监测与监护高危新生儿筛查治疗与监护儿童疾病防治妇幼卫生监测与信息管理妇幼卫生保健人员培训妇幼保健科学研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幼保健咨询”。
2025-08-06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坐落于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于1951年建院,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发展成为本地区集医疗、教学、急救、预防、保健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全院占地2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663平方米,开放床位203张,现有职工38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332人。高级职称50人,中级职称44人(高级职称中临床专业12人、中医专业5人、蒙医7人,其它专业23人;原始本科学历30人,其中临床专业7人、中医专业1人、医技2人;后续本科82人、大专46人),目前,内外、妇儿、急诊、手麻等科室共有医师40人。设置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14个、职能科室14个,内科分4个科、外科分2个科,有设施完善的层流手术间,独立的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康复医学科、血液透析室、胃肠镜室、标准化的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病房,所有病房阳面设计并有独立卫生间。 近年来,医院紧盯前沿医疗科技,克服资金困难,大力引进先进医学设备,让百姓在旗县级医院就能得到高技术、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目前,已拥有美国GE1.5T核磁共振仪、美国GE-680-64排128层螺旋CT、大C臂等放射诊疗设备;拥有日本东芝2000全自动大生化、SYSMEX—CS2500凝血仪、迈克i3000化学发光分析仪、等检验设备;拥有韩国三星四维彩超、日本奥林巴斯290电子肠胃镜等诊疗设备;同时拥有眩晕治疗系统、司道斯腹腔镜等先进设备。 目前可开展的手术有甲状腺肿瘤、乳腺肿瘤、消化道肿瘤切除术;腰椎骨折、腰间盘突出等脊柱手术;关节置换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脑出血微创引流术等。近几年在微创手术如胆道镜胆道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胃穿孔修补术、食道狭窄支架介入术、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阑尾切除术、前列腺电切术、疝气修补术、卵巢囊肿切除术、宫外孕、子宫肌瘤剥除术、胃肠镜微创治疗消化道病变等方面又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特别是通过微创行胆囊切除手术率达到98%。
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