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泉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地处突泉镇兴安街,于2012年10月完成迁址新建,2020年底又完成了新建内科病房楼和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医院现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分别是:内科住院楼、外科住院楼、传染病楼、门诊楼、医技楼、消毒供应室等。 行政管理后勤21个,医疗技术检查及辅助科室9个,临床科室21个。开放床位达到500张。在岗职工547人、退休职工148人。在岗人员技术职称:高级103人(正高28人、副高73人)、中级81人、初级258人。 医院拥有美国GE1.5T磁共振成像系统、美国GE64排螺旋CT、日本日立64排螺旋CT、日本东芝16排螺旋CT、荷兰飞利浦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心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成像系统、日本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系统、日本东芝TBA-FR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罗氏cobase-411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罗氏cobas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日本希森美康XN-10[B4]全自动模块式血液/体液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CS-2000i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迪瑞FUS-2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H-8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BG-800血气电解质分析仪、LD-50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仪、法国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法国梅埃BACT/ALERT 3D 60血培养系统、西门子OXANA3四维全数字化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眼科超声诊断仪、肺功能检测仪、数码电子阴道镜、碎石机、微电脑多维腰椎治疗机、超声刀、美国GE移动式C型臂、多功能手术显微镜、德国蛇牌DAVID 3腹腔镜系统、德国TC200前列腺电切镜、宫腔镜、骨密度检测仪、C14-呼气胃病检测系统及康复治疗设备等百余台(件)。 近年来,我院注重人才队伍建设,以“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内外结合,打造学习型团队,医院诊疗技术发展迅速,腹腔镜技术普遍应用于外科临床;肿瘤手术及化疗更加专业;开展了无痛分娩技术,自然分娩率持续上升;血液透析技术、冠脉、肺动脉、脑动脉及四肢动脉CTA影像技术、康复训练日臻成熟;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已发展成常规手术;三四级手术占比逐年提高;开展了血管造影、心脏支架、外周血管介入新技术新项目。 为进一步破解县域内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我院已与北京301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兴安盟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可进行临床单科会诊、影像会诊、心电图会诊、多学科联合会诊及专家点名会诊,让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三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减轻就医负担。
2025-05-21霍林郭勒市中蒙医医院始建于1982年,2011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二级甲等民族医院”,2013年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蒙医民族医院”,2017年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2019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蒙医中医名院”,被国家卫健委列入“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大名单行列,同时也是国家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二阶段500家县级医院之一。202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是霍林郭勒区域中蒙医龙头医院,发挥着带领和推动区域中蒙医药事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医院总建设面积27803.76平方米,总用地面积8912.45平方米;固定资产1.46亿元;医院核定床位298张。开放床位200张。拥有核磁、康复机器人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百余台件,设置中医脑病科、中医内科、传统疗术科等科室40个。2022年,全院门诊诊疗90240人次,急诊诊疗6139人次,出院人数4411人次,业务收入5023万元;职业健康检查30913人次,从业人员健康证体检11372人次。2014年12月至今,取消药品加成后共让利患者1200余万元。 全院现有职工257人,其中在编人员100人,政府购买服务人员7人,临时聘用人员157人。医院职工中卫生技术人员233人,约占职工总数的90.66%;医院职工中医生82人(中蒙医人员35人),护士99人;全院高级职称41人(正高27人,副高14人),中级职称63人;全院职工研究生10人,本科146人,专科及以下101人。 长期以来,医院坚持突出中蒙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专科、专病、专药等中蒙医药服务品牌,彰显中蒙医药特色和优势。医院现与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通辽市中医院、吉大一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院、赤峰妇产医院等建立协作关系。 进入新时代,霍林郭勒市中蒙医医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机遇期。继承和发扬中蒙医药事业的任务艰巨而伟大,使命无比光荣。全院干部职工将统一思想,同舟共济,拼搏进取,团结协作。不断加强医院党的领导,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精神文明、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面振兴发展中医药、蒙医药,推动中医药、蒙医药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中蒙医特色学科建设,逐步将中蒙医医院建设成为中蒙医诊疗特色优势突出、服务功能完善、社会广泛认同、具有三级医院综合诊疗实力的区域中蒙医现代化的“名院”。
2025-05-20突泉县中医医院建于1979年,是兴安盟唯一一所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是全盟唯一一所助理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于一体的中医综合医院。是新农合、职工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县人民保险公司定点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兴安盟协作医院、长春中医学院临床医疗协作单位,突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基地。 一、人员情况:现有职工299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44人,初级职称209人,自治区名老中医1人,老中医2人,编制床位200张,实际开放床位近300张,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 二、建筑面积: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11300平方米。 三、科室情况:开设的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骨科、儿科、急诊科、康复理疗科、五官科、麻醉科、血液透析科、皮肤科、肛肠科、体检科、检验科、放射科等20余个临床医技科室; 四、设备情况:现有1个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个院内重点专科并开设病房。拥有现代化诊疗设备,500毫安透视X光机、德国艾克发CR机、迈瑞DR机、美国GE16排螺旋CT机、深圳贝斯达0.35场强全新磁共振、C型臂X光机、迈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富士能电子胃、肠镜、前列腺电切镜、超声乳化仪、眼科显微镜、眼底照相机、非接触式眼压计、眼部AB超、电脑验光仪、全自动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全自动发光仪、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机、诊断系统、细菌鉴定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超纯水机、经颅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仪(TCD),数字心电工作站、等一大批高、精、尖诊疗仪器,部分设备仪器填补了县域内空白。 突泉县中医医院的白衣军团正凝心聚力,矢志成为老百姓心中温馨的康复之地,以更好的医疗质量、更高的救治水准、更温馨的服务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5-05-20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72年,历经50余年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健康管理”六位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民族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中(蒙)西医结合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蒙医中医名院,是全国、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医院设有一院两区(总院、桥北院区、铁南院区),总建筑面积20.95万㎡。医院编制床位2000张,开放床位1770张,2024年门急诊量100.94万人次,出院患者85156人次,手术患者20857人次。 医院内设机构102个,其中临床科室68个(中、蒙医科室28个、蒙西医结合科室9个、西医科室31个),医技科室9个,综合管理机构22个,群团组织2个,蒙药制剂中心1个。 医院现有职工28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92人,正高级职称132人,副高级职称218人;博士学位65人,硕士学位80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8人。 ※中蒙西特色 医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学科——“中(蒙)西医结合临床”1个,2023年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5个,国家中医优势培育专科1个,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2个;自治区中医(蒙医)优势专科(甲类)8个,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3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10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特色优势重点专科7个,自治区中医(蒙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个,自治区专科区域医疗中心1个;通辽市领先学科9个,通辽市重点学科20个。 拥有国医大师、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全国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专家、国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6人,国家、自治区老中(蒙)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4人,自治区名蒙医51人,自治区名医5人,自治区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自治区医学会先进个人4人,自治区“321”人才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通辽市科尔沁英才2人,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6人。 医院聚焦中(蒙)医特色优势,推进蒙医特色诊疗技术和蒙医特色护理服务一体化开展,实现蒙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全覆盖,特色技术服务占比在70%以上。2019年,经自治区卫健委批准,成立了蒙医传统整骨中心和康复保健中心。2023年,蒙医康复、蒙医整骨、蒙医传统疗术三个专业成为自治区中(蒙)医优势特色培训基地,血液肿瘤科荣登年度国家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血液病学领域排行榜第8名。 ※品牌技术平台 医院明确“中蒙西医结合”的办院方向,加快建设“5+X”急危重症救治体系,构建以系统为基础的疾病纵向管理模式,推动中心平台和亚专业建设,提升医院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医院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分中心”、“光明指导中心”、“玻璃体腔注药示范中心”、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银屑病规范化诊疗中心示范中心”、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高级卒中中心”、国家“一级癫痫中心”、“国家科技创新2023-重大项目临床研究分中心”、国家胸痛中心认证 “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级房颤标准中心、心力衰竭中心、“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推广与管理中心”最高等级成员单位--AAA级管理中心、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规范诊疗体系与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呼吸康复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 2021年,医院引进无创治疗设备“海扶刀”,开启无创诊疗新时代。2023年,医院获评获批中华护理学会第二批全国护理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生殖中心通过国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夫精人工授精(IUI)”正式运行评审,检验中心顺利通过ISO15189复审。 医院是国内唯一能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民族医医疗机构,是内蒙古自治区“慢性病中(蒙)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与转化创新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医(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通辽市“中蒙西医结合骨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和北京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全国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成员单位、内蒙古中蒙医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中(蒙)西医结合促进分会会长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综合服务平台。 ※教学与科研 医院作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实现了医院和学院体制机制充分融合,构建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住培教育于一体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本科教育涵盖了中医学、蒙医学、临床医学等三个专业;研究生教育拥有中西医结合硕士学位和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医学和临床医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医院是中(蒙)医、西医双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专业涵盖蒙医、内科、外科、全科、眼科等。现有在生2275人,其中校本科生1357人、研究生619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299人。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被教育部评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及考官培训自治区级基地,医院获评内蒙古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所培养输送的医疗专业人才遍布自治区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培养的中(蒙)医药人才成为民族医药承前启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 医院着力打造“科学研究、创新性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综合科研平台。医院拥有医学研究与创新中心实验室(下设蒙药制剂工艺研究室、LC-MS检测室、细胞培养室、PCR室、流式细胞检测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组化室、标准动物室等),精准医疗基因检测中心,临床生物样本库,临床肿瘤精准治疗院士专家工作站。近年来,共立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406项,科研经费总计3432万元,知网检索共发表论文4135篇,SCI文章220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中蒙西医相结合高质量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医教研协同中长期发展战略,奋力建成人民满意医院和高水平大学附属医院,为祖国北疆人民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5-19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于1994在兴安盟内率先晋升为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经过60余年发展历程、艰苦创业,成为集医疗、急救、教学及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公立医院。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教学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承担着乌兰浩特地区及周边城乡居民的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工作和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工作,是乌兰浩特市及兴安盟各旗县的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占地面积13000㎡,建筑面积45424㎡,功能齐全、流程科学、结构合理的17层门诊病房综合楼开放床位686张。医院现有职工98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65人,拥有高级职称150人,中级职称253人,初级职称362人。设置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11个、行政后勤科室20个。同时,为实现市、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市政府将5所农村卫生院,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个村卫生室及187名工作人员划归医院管理,为城乡居民提供“六位一体”(即: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的综合性卫生服务,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该院医疗仪器设备装备齐全,大型设备有:1.5T核磁共振机、带图像引导的高能直线加速器、64排螺旋CT扫描机、16排螺旋CT扫描机、单向平板血管造影系统、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IE33、IU22、IU Elite彩色超声诊断系统、CR、DR拍片机、数字大平板胃肠透视摄影系统、乳腺钼靶机、腹腔镜、胆道镜、超声刀、纤维喉镜、膀胱电切镜、电子胃镜、鼻窦内窥镜等高精尖医疗设备300余台套,为病人提供了先进的诊疗技术。 医院多个学科的专业优势明显,微创治疗、腔镜技术、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心血管介入治疗、超声诊断及超声介入技术、放射影像诊断技术、眼科、心胸血管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多个学科已形成明显专业优势,近两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0余项,在自治区内达到领先水平。 多年来,党和政府授予医院许多的荣誉,多次荣获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爱婴医院”等殊荣。 近年来,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先后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航天总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吉林大学第一、二、三临床医院、吉林省人民医院、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人民医院、齐齐哈尔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友好的医疗合作关系,医疗学术交流关系活跃。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始终坚持“以医疗质量为基础,以医疗安全为前提,以医疗技术为主导,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品牌经营为中心”的办院方针,遵循“患者至尊,医德至上,医技至精,服务至诚”的医疗精髓,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和优质、高效、文明的医疗服务,竭诚为广大患者服务,将健康和欢乐带给千家万户。
2025-05-19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院成立于1980年,隶属于乌兰浩特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全额事业单位,以落实《母婴保健法》和《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核心,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面向基层,面向群体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是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乌兰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现有职工67人,专业技术人员59人,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40人,设置婚前医学检查中心、孕前优生评估中心、孕产妇保健中心、妇女两癌筛查中心、女性更年期保健中心、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心等。婚检、优生、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更年期指导、儿童早期发展、围产保健在盟内领先,得到自治区卫生厅的高度评价。 荣获市级巾帼文明示范岗、市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市级妇女工作特别贡献奖、市级2009—2011年度立功单位、盟级先进单位、盟级“三八”红旗集体、盟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区级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区级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区级女职工组织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踏踏实实地把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外延做大、内涵做细、技术做精、态度做诚、服务做实、以质量铸就精品,以特色打造品牌。营造着专业的、仁爱的、温馨的、和谐的服务窗口,为全市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和幸福保驾护航。
2025-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