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左旗中医蒙医医院是一所以中医蒙医为特色,中医蒙医西医优势互补并重发展的集医疗、预防、急救、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民族医院,占地15600平方米,建筑20000平方米,开放床位160张,目前在职职工260人。医院设有30个临床医技科室,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个。医院有核磁共振、飞利浦128排CT、GE和西门子四维彩超、人体功能扫描仪、腹腔镜、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医用设备。
2025-08-19阿拉善盟蒙医医院成立于1999年,由原阿拉善盟蒙医药研究所和阿拉善左旗蒙医院合并而成。2018年1月,医院顺利通过自治区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验收,成功跻身“三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6家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是我盟首家以蒙医药为主、蒙西医结合,集蒙医医疗、科研、教学、蒙药制剂为一体的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也是全盟蒙医药事业发展的龙头和蒙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医院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586.42平方米,设有23个蒙医临床科室、19个行政职能科室、9个医技科室以及6个病区,编制床位300张,运行床位207张,现有在岗职工33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7人。配备高中端医疗设备236台,包括螺旋CT、DR、四维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及蒙医特色诊疗设备。升级和启动了LIS、HIS、PACS、电子病历和临床路径系统,开通自助费用查询、门诊检验自助打印、门急诊就诊叫号、就诊“一卡通”等系统,实现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网络全覆盖,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 医院目前拥有自治区级名老蒙医2人,盟级名老蒙医3人,自治区级名老蒙医指导老师5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科协九大代表1人,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自治区级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草原英才”工程后备人才1人,阿拉善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阿拉善英才1人。科研成果叠出,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荣获各级各类科技论文奖100余项,取得专利5项,获得各类科研奖20余项。 近年来,医院的蒙医特色专科优势明显,同等领域中水平突出。“蒙医内分泌科”于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于2017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确定为自治区领先学科,是目前内蒙古自治区较大的蒙西医结合诊疗内分泌病的重点专科;蒙医“五疗”科于2016年被确定为自治区卫生计生委蒙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主要运用和发挥蒙医“五疗”特色治疗与预防保健优势,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采用传统蒙医外治疗法,结合临床实践与既往经验,通过治疗及健康宣教,达到预防疾病和健康长寿;蒙医内儿科于2016年被盟卫生计生委确定为盟级重点专科,主要运用蒙医药治疗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在治疗手足口病、腮腺炎、小儿食热症、小儿肺热、小儿腹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为增强蒙医药文化底蕴,营造蒙医药文化氛围,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蒙医药优秀文化,医院以宣传、推广蒙医药知识为重点,着力打造蒙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门诊走廊内设有伊希巴拉珠尔、占布拉道尔吉等7位蒙医鼻祖雕塑,各候诊区和病区走廊内悬挂着各类蒙医药知识宣传图,充分彰显蒙医药文化。建设在住院部大楼顶层的蒙医药文化展览馆,采用传统蒙古族建筑元素,以蒙古包为原型,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生动的展现了阿拉善蒙医药300年来的历史、文化、历代名医、特色疗法和科研成果等内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医院将以“三级”甲等民族医医院成功创建为契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教学、文化传承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砥砺奋进、锐意进取、戮力同心,为谱写医院发展新篇章,为把阿拉善打造成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而努力奋斗!
2025-08-19阿拉善盟中心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120急救、传染病防治和精神卫生为一体的盟市三级综合医院。 医院历史可追溯至1946年阿拉善王府在定远营(即今巴彦浩特)设立的阿拉善地区首家官办西医机构——“阿拉善和硕特旗卫生所”。1999年4月,经盟行署批准,原“阿拉善左旗人民医院”和“阿拉善盟医院”合并组建“阿拉善中心医院”,隶属阿左旗卫生局。2007年1月,阿拉善中心医院整体上划为盟级事业单位并更名为“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同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等级评审。2008年7月,阿拉善盟中心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在巴彦浩特东城新区开工。2011年11月,新建综合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医院整体搬迁至新院。2013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准入为三级综合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11.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6.95万平方米。可开放床位5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345张。设有临床科室22个,医技科室9个,管理科室22个;医院核定人员总量544人,其中编制人数341人,备案制额度101人,副处级领导职数1名,科级职数18正1副,编制科室15个。现有在职职工591人,其中副处级领导2人,科级领导17人;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473人,高级职称173人,中级职称102人,初级198人;同工同酬69人,编外管理2人,临聘职工13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4人。 医院拥有1.5T核磁共振、512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全自动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和数字影像系统DR、数字胃肠X光机、电子腹腔镜、电子胃镜、彩超、碳-13检测仪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50多台(套)。 医院紧紧围绕“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把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社会效益放首位作为医院的根本宗旨和发展方向,把彻底解决群众就医难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改善就医条件,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努力为患者、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把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技术水平、完善医疗服务项目、加强科室建设和发展、打造重点专科与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公立医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专科建设逐步向特色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临床科室共设学科分组28个,一批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在盟内率先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骨关节置换术、血液净化术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填补了阿盟医疗技术的多项空白。心血管内科、眼科、检验科、康复医学科为院内重点专科,其中康复医学科集传统康复理疗与现代康复治疗为一体,发展迅速,正在积极申报自治区级重点学科。 医院重视与区内外各大医院建立战略协作关系,是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集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集团成员单位,并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包头市肿瘤医院、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经常性的业务关系。先后加入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西部眼科联盟、内蒙古自治风湿免疫专科联盟、精神卫生专科联盟、结核病专科联盟,与北京、上海地区建立了远程医学会诊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诊疗服务;与西安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拓展检验服务项目200余项,并合作共建阿拉善盟区域检验医学与病理诊断中心。医院于2017年牵头成立了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医疗集团。 科研工作的开展,是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推动学科发展,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保障。近年来,医院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级科研项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参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组织的国家重点支撑的大型项目:“重大慢病国家注册登记研究: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回顾性病历登记研究”,被授予“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网络单位”。近年来获得盟级获科技进步奖多项,有1人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被评为“阿拉善英才”。卫生部科研课题《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在非妇科细胞学的临床应用研究》目前亦正在顺利实施当中。医院年均发表医学论文数十篇,每年有多篇论文在盟科协举办的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奖。 医院“智慧医院”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于2015年底正式启动,医院按照三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深度、电子病历应用等级五级标准等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进行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建设,信息化建设包含了门诊服务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全面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智能化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医院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医患关系系统等多项内容,同时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和院际协作系统的建设。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建成的智慧医院信息化平台共涵盖了65个业务系统和10个相关接口,覆盖临床、医技、行政、后勤、公众服务等业务,不但改变了以往信息孤岛的局面,还使得医院各信息化业务系统有机融合,打造成诊疗数据互联互通的“信息群岛”,实现了更加精细和高效的人、财、物精细化管理模式,患者自助服务、诊间结算、门诊电子支付等功能的实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人性化、便捷的服务,为真正实现医患共享“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文化建设和职工思想道德教育基础更加坚实,逐步形成爱院如家、无私奋献、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范。医院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区卫生应急先进集体”等全国、自治区和盟级集体奖多项,有多人分别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起点上,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将在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发扬“严谨、规范、诚信、奉献”的医院精神,牢记医者的社会职责与使命,继续奋发拼搏,积极进取,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继续努力,用实际行动迎来医院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新腾飞。
2025-08-19乌海市乌达区人民医院始建于1959年,其前身是乌达矿务局医院。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主要承担乌达区范围及周边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以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医疗保障等任务。 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米,开放床位300张,现有职工396人。设有 17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0个行政职能科室。2022 年全年医院门急诊人次13万5千多人次,住院患者5300多人次。医院拥有先进的大中型医疗设备,万东1.5T核磁、东芝16排CT、飞利浦64排CT、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飞利浦超声仪、蓝韵数字胃肠X光机、电子胃肠镜、奥林巴斯电子腹腔镜、奥林巴斯宫腔镜、奥林巴斯胆道镜、施乐辉关节腔镜、冠龙椎间孔镜、日立800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东芝悬吊DR、蓝仕威克心肺复苏仪、奥林巴斯电子支气管镜、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等。 坚持医疗服务是立院之本。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在医疗技术、护理服务、住院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新的奋进征程中,乌达区人民医院将按照上级要求,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全面推动医院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奋力向前,为健康乌海、健康乌达的建设,贡献医院的全部智慧和力量。
2025-08-19乌海市海南区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救护、预防保健、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乌海市定点医疗保险机构构。目前医院占地面积46840平方米,编制床位220张,共设科室43个,临床病区9个,现有职工380人。 医院医疗设备齐全,拥有血液透析机、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腹腔镜、彩色多维超声诊断仪、西门子64排螺旋CT、盆底治疗仪、体检车、中心监护系统等多种大中型诊疗设备,拥有先进的检验、心电等整套辅助检查系统,为新技术及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医院先后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北京老年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建立协作和帮扶关系,加强骨科、中医康复科重点专科建设,培育新兴学科,积极推进”五大中心”创建工作,成为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协作医院、内蒙古(骨科)医院联盟协作医院,促成北京、内蒙、宁夏医院专家来院坐诊、手术,积极推动互联网远程医疗,与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等90多家国内一流医院专家会诊,实现患者 “本地就诊检查,专家远程会诊”。 2020年医院新近投入使用医养结合楼,内部整合医疗、康复、养老资源,将“医”和“养”有效对接,基本实现老年人“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目标。 医院先后荣获“爱婴医院”、“内蒙古医师协会年优秀会员单位”、“自治区平安医院示范单位”、“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荣获“改善医疗服务典型案例(医疗机构)”,受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通报表扬。
2025-08-19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始建于1973年,2016年与原海勃湾区人民医院进行资源整合。历经50余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教学、科研、应急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海勃湾区中医医院荣获“自治区百佳医院”等多项荣誉称号,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基地,以及自治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医院还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合作,建立了“针灸防治老年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研究分中心”。 医院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设置床位400张,临床科室33个、医技科室12个、护理单元18个。年门诊量逾30万人次,年住院量逾1万人次,年手术量逾2500台次。 医院现有职工580余人,自治区名老中医3人,自治区名中医1名,乌海市名中医3人,自治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人,全国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1人。 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2个(消化、口腔),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医院拥有自治区级重点专科2个(中医心脑科、中医肛肠科),消化疾病诊疗中心1个,治未病中心1个,乌海市优势学科5个(中医消化、中医肾内、中医康复、口腔、健康管理-治未病),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中医消化、中医肾内)。国家级专利1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项,乌海市级科研项目6项,逐步实现以点带面、以优带全,促进全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升。 医院设备先进,拥有10万元以上设备258台,其中100万元以上设备30台。先后引进飞利浦64排128层CT、128排256层 CT 、1.5T超导磁共振、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GE VIVID E9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STORZ腹腔镜、奥林巴斯前列腺电切镜、钬激光手术系统、STORZ 输尿管镜、STORZ 膀胱镜、Joimax 椎间孔镜、Drager 麻醉机、齿科 CT 、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torz胆道镜等高端医学诊疗设备,助力精准医疗。 医院与北京中医院、301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等30多家知名医院建立协作关系,60多名教授、专家常年坐诊带教,已经形成科科有帮扶、周周有专家的常态化服务模式。 医院牵头与海勃湾区人民医院、千里山镇卫生院及六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海北、凤凰岭、滨河、新华西、林荫)组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实现了县乡村一体化联动发展,形成了覆盖乌海市及周边地区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