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市中蒙医院是集中蒙医医疗、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一所以中蒙医特色为主,中蒙西医三支医疗技术力量并重的国家二级乙等医院。 医院设院办、医办、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设备科、药剂科、中医内、妇、儿科、专家门诊、皮肤科、蒙医科、针灸理疗科、骨伤科、西医内外、妇科、五官科、放射科、检验科、功能检查科、防保科、药房、制剂室、煎药室、药浴室等二十余个科室;急诊科二十四小时应诊;可开展普外、胸外、脑外、妇科等手术;其中针灸理疗科及蒙医骨伤科是医院重点专科。
2025-03-24林西县医院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林西镇兴林路18号,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43365平方米,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是林西县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承担着全县及周边地区30多万人民群众的医疗和急诊急救工作,是内蒙古医院联盟医院、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集团成员医院、内蒙古农牧区基层卫生人才区域性培训体系研究(CMB)林西县培训基地,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赤峰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25-03-24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产医院是自治区首家集妇女儿童保健、医疗、科研、教学、培训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三级甲等妇产医院。是内蒙古医科大学和包头医学院临床教学医院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基地医院。医院承担着全区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重任,承担着对全区妇幼保健从业人员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工作及多个国家级妇幼卫生项目的实施任务。曾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爱婴医院”、“母婴友好医院”、“百佳医院”、“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首府十佳百姓公益医院”、“服务百姓健康先进集体”、“全国医院医疗保险服务规范先进单位”、“内蒙古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平安医院示范单位”、“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获批国家孕产期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第二批国家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国家第一批双胎妊娠医学中心、第一批SMA出生缺陷综合防控规范化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PICU)、自治区医疗卫生领先学科 1 个(产科学)、自治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 2 个(新生儿科学、儿童保健学)。获批国家级基地7个(国家宫颈病变防治进修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出生缺陷防治人才培训项目培训基地、专科助产士临床培训基地、妇女保健专科能力建设区域培训基地、国家县级儿童保健人员培训基地、基层产科医生培训基地),自治区级基地 6个(自治区超声产前筛查诊断培训基地、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基地、分娩镇痛培训基地、儿童内镜培训基地),自治区级中心10个(自治区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产前诊断中心、新生儿急救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诊断和治疗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救治中心、两癌筛查技术指导中心、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自治区级质量控制中心 5 个(自治区产科质量控制中心、新生儿质量控制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质量控制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技术培训考核基地和质量控制中心、产前诊断实验室检测技术考核基地和质量控制中心),呼和浩特市质量控制中心1个(呼和浩特市分娩镇痛质量控制中心)。 新院南侧面效果图 2024年医院全年完成门急诊总诊疗95.2694万人次;出院人数3.7080万人次;分娩量为13911例,活产14061例,在辖区占比超过56%,连续第六年突破万例。年门诊量、分娩量均创历史新高。全院职工总数138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362人,设置科室50个。特色科室有产科、新生儿科、儿内科、儿外科、儿童保健科、妇科、生殖医学科、遗传优生科、妇女保健科、内科,同时还设有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眼科、耳鼻喉科、麻醉科、普外科、乳腺科等。为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保健服务能力,医院先后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先进仪器设备,如进口婴儿、新生儿专用呼吸机、中央胎儿监护系统、HPV检测仪、时间分辨免疫荧光仪、新生儿纤维鼻咽喉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X线胃肠造影仪、超高档智能化四维超声诊断系统、婴幼儿麻醉机、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数字化放射摄影影像系统、肺功能仪、摩拉生物物理治疗仪、早产儿骨密度测定仪等,可为患儿提供全面周到的优质服务。近年来,完成各类重大设备采购,具备开展常规及疑难危重症诊断所需要的辅助检查设备,如 MRI(磁共振成像)、CT(X 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胃肠造影、DR(数字化 X 线摄影)、全数字彩色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血液分析仪、电子鼻咽喉镜等;具备开展串联质谱检测、遗传代谢病检测、激素、微量元素检测、分子生物学及微生物检测、荧光原位杂交、测序等先进技术所需仪器设备。串联质谱技术、无创胎儿染色体基因检测、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检测技术是内蒙古地区目前唯一一家利用此技术进行检测的医院;子宫输卵管四维造影、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技术是自治区内率先应用的单位之一,检查安全、准确率高,促进优生优育;通过无痛分娩、导乐陪伴分娩、温柔接生等特色服务项目促进自然分娩;在救治羊水栓塞、多胎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危急重症以及极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呼吸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救治成功的最低出生体重儿为24周、58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医院在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降低新生儿缺陷、提高全区出生人口素质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积极协调下,2012年9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主席办公会,确定内蒙古自治区儿童医院、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三位一体外迁新建,并列为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地址位于新城区察哈尔大街以北,哈拉沁路以东区域(即北二环与东河交界处),占地面积 220 亩,建筑总面积 14.86 万平方米,一期设计床位 800 张,新建医院内部规划能定位为三大部制建设:即孕产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儿童保健部。目标是在一个医院解决全区妇女儿童从胎儿到老年整个生命周期的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的所有问题,真正体现医疗和保健相结合的特色。2019年由旧院整体搬迁至新址。 新院门诊楼广场效果图 我院建立了双活数据中心,为保障医院业务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撑;建设了标准统一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视频会议等服务;建立了全面了覆盖临床诊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辅助生殖等各项业务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了以妇幼保健全生命周期的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将妇幼保健与临床医疗有机结合,健全并规范了妇幼诊疗服务流程,实现了与区域妇幼保健平台妇幼健康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立了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立了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中心,构建患者的全息视图;建立了以医院运营保障为指导、科学专业的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医学知识库、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立了临床辅助决策系统,加强医疗监管、规范诊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通过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建立了医院决策支持系统和科研平台;利用互联网+医疗技术,基于微信公众号实现了“智慧化门诊”和“智慧妇幼”,构建“内生循环,外延发展”的微信小程序,不断丰富医院的服务生态,满足患者多元化的就医需求。实现了以病人中心,以诊疗和妇幼保健服务为主线,以人性化服务为主导,以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诊疗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智能化、管理信息集成化的管理科学、高效节能的智能型数字化医院。 鸟瞰图 医院是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成员单位、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北京妇产医院京蒙对口支援单位、上海儿童医院集团成员单位、中国三级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联盟成员单位、东北儿童医院发展联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牵头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核心成员单位。由我院牵头组建的自治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联合体成员单位目前达88家,牵头成立了44家医院组成的新生儿专科联盟。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开展6大合作内容: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预约挂号、技术指导、人才培养、人员培训,将积极探索和实践医联体新的工作模式、不断拓展医联体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信息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以解决全区广大妇女儿童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近年来,内蒙古妇幼保健院正以保健为主导,以管理为保证,以服务为特色,推进管理创新,强化专科建设,坚持科技兴院,打造妇幼品牌。用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努力为全区妇女和儿童提供优质保健服务,紧紧抓住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携手共创内蒙古妇幼保健事业的辉煌明天!
2025-03-23西乌珠穆沁旗人民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东部联合旗卫生院,现为当地综合性二级公立医院,承担全旗及周边地区基础医疗及急诊救治任务。医院位于罕乌拉西街,主楼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设内科、外科等基础科室,配备CT、彩超等基础医疗设备。 西乌珠穆沁旗人民医院于2011年纳入旗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现核定二级资质。医院开放床位160张,卫生技术人员占比81%,主要开展常见病诊疗、急诊抢救及慢性病管理。作为锡林郭勒盟医联体成员单位,可与盟内三级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协作。
2025-03-23达茂旗蒙医医院是包头市唯一一所蒙医医院,是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蒙医系列“满巴拉森”的一个延续,创建于1951年,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有着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鲜明的办院特色,培养出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诊治了无数的患者,为当地老百姓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突出的贡献。 蒙医院坐落在草原古镇百灵庙,承担着全旗人民的民族医药医疗工作,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牧民,前来蒙医院就诊的蒙古族患者占70%以上,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蒙医院发展成为以传统蒙医治疗手段为主体,以专病专科为特色,以蒙、中、西医相结合的综合性医院,由50年代初设备简陋、人才匮乏的诊所发展成为今天拥有职工109人,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的现代化综合型医院。 蒙医院现拥有一座可利用面积为2447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2292平方米的药浴大楼、附属楼及一套蒙成药炮制加工生产线,同时引进了意大利多普勒彩超机、脑彩超、心电工作站、呼吸机、德国“狼”牌腹腔镜等一系列大中小型医疗设备,同时拥有救护车,完善了医院硬件设施建设。 如今我院专业科室有蒙西医结合科、蒙医妇科、蒙医外科、蒙医内科、儿科、中医科,专科有风湿科、五疗科、皮肤泌尿科、骨科、急诊科、体检中心、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普外科、肛肠科、门诊部等特色科室,辅助科室设有药剂科、X光室、DR室、B超室、心电图室、彩超室、生化室、检验室、病理科、药浴保健室等。 蒙医药工作者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使蒙医院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2005年业务收入103万元, 2006年业务收入达到270万元,2007年业务收入达到400万元,2008年业务收入达到510万元,2009年业务收入达到800万元。2010年业务收入达到1016万元。蒙医药收入占总收入的70%以上。达到建院以来最好水平。 蒙医院着眼于全面发展,全方位塑造医院形象,为使医院充分发挥蒙医特色,挖掘潜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采取多渠道挖掘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四年被旗委、旗政府评为“实绩突出单位”,“包头市文明单位”,2008年7月,被评为“全旗优秀基层党组织”, 2009年12月被旗委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模范集体,2010年5月被包头市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号”称号,2010年10月被旗委政府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2010年12月被包头市卫生局评为全市卫生系统新农合工作先进单位。 我们相信,蒙医院这颗草原上璀璨的明珠,一定会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2025-03-23林西县中蒙医院始建于1980年,建院三十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市、县卫生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医院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发展,由诊所式规模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预防、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蒙医院。1996年被自治区卫生厅评为“二级甲等中蒙医院”,2004年被授予“市级青年文明号”,2007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和“星级诚信单位”,连年被县卫生局评为“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在2008-2010年医院管理年考核活动中,位列全市中蒙医机构前列。是全县医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交通肇事和离休老干部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 医院总占地4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现有职工16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3人。其中主任及副主任医师9人,中级职称31人,初级职称94人,卫生技术人员占全院职工总数的88.7%;行政、后勤、财会等共18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11.3%。编制床位1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0张。设置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康复科、儿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蒙医疗术科、麻醉科、重症监护室等15个临床科室。同时还设置药械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病理科、功能检查科、预防保健科、营养部、病案室、图书室等9个医技和业务科室。设置了党办、院办、医教科、护理部、质控办、感控科、药剂科、人事科、财务科、审计科、总务科、工会等12个职能科室。设有肝胃病、乳腺病、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康复理疗等特色专科。中蒙医科室占全院科室比例达80%。拥有全身螺旋CT、日本富士CR、美国GE500ma-X光机、日立72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全数字化彩超、欧林巴斯电子胃肠镜、血液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德国产“WOLF”关节镜、前列腺电切镜、膀胱镜等一系先进的诊疗设备。 非手术科室不但能完成一般科室的绝大部分诊疗项目,还能够完成部分重点专科项目。手术科室能开展唇、腭裂、青光眼、白内障、颅内血肿清除术、甲状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肾癌根治术、膀胱癌根治术、阴式子宫全切术、子宫癌根治术、断指断肢再植术、腰椎压缩性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半髋关节置换术、复杂肛瘘、肛裂等二级医院全部一般项目和部分三级医院项目。急诊科能完成心肺复苏、常见休克抢救等常规诊疗项目,并能承担我院院前急救工作。
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