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医院是赤峰地区最早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是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内蒙古东部区域医疗中心、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临床教学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是赤峰地区的医教研中心、急诊急救中心、影像诊断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和干部保健基地。 医院现有院区一个,在建新城分院一个。现址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新城分院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医院现有开放床位2200张,设置临床和医技科室99个,在职职工3102人,高级职称728名,博士58名,硕士1105名,硕士生导师10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自治区“草原英才”4名,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人才团队2个,赤峰市“玉龙英才”8名,“玉龙英才”团队4个,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专家工作站6个。拥有千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8台件、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125台件、万元以上医疗设备5327台件,拥有APEX-CT、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大中型诊断治疗设备数百部。 现有国家临床专科能力建设项目4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科);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麻醉科、骨科),自治区重点建设专科2个(心内科、骨科),自治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6个(重症医学专业、急诊医学专业、冠脉介入技术、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外周血管介入技术、医学信息);市级领先专科1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3个。重症医学科开展的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心内科开展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带孔封堵伞治疗大房缺封堵术,脊柱外科开展的寰枢椎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麻醉科开展的C型臂引导下侧隐窝注射术,儿科开展的小儿支气管镜检查,血液科开展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泌尿外科、肝胆外科、肿瘤外科、妇科等开展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等技术处于自治区领先水平。 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科教兴院”的宗旨,医教研协同发展成效显著。2005年,医院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开始承担教学工作。2012年,医院正式成为内蒙古医科大学赤峰临床医学院。目前,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康复医学、护理学(2+2合作办学)4个本科专业,有临床、麻醉、护理专业带教教师600余人,开设本科专业课程65门。设有内科学、外科学、骨科学、神经病学、儿科学、麻醉学等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在自治区率先建立了医院内的SPF级动物实验中心、中心实验室和外科实验室。近五年,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领域应用研发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3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公立医院联合基金科技项目22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科技计划项目22项;内蒙古医科大学百万工程合作项目22项;市级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资助经费600余万元。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赤峰市科研项目奖励百余项。核心期刊175余篇,SCI 131篇,累计影响因子482.379。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61项。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 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改革创新奖”、中国医院“管理创新医院”、自治区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内蒙古自治区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内蒙古日报“百姓口碑金奖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管理经验多次在中国医院院长大会等国家级医院管理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被《中国医院院长》《中国医院管理》《健康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2025-04-20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管理及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医疗机构,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全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自治区重症监护、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是呼伦贝尔市区域卫生医疗中心,曾被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赞誉为——内蒙古草原的杏林奇葩。 医院总建筑面积12.96万平方米(其中总院区10.04万平方米、东院区0.93万平方米、肿瘤院区1.9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5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20万人次,出院5.8万人次,住院手术1.5万例。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1个、行政后勤科室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布鲁氏菌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肿瘤科),自治区领先学科1个(布鲁氏菌病科)、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眼科)、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市级领先学科15个。 医院肿瘤院区目前开放床位160张,内设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等科室,先后引进直线加速器、PET-CT等先进医疗设备,是集肿瘤化疗、放疗、预防筛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热灌注治疗、顽固性癌痛、临终关怀、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一体的综合诊疗中心。医院东院区为临床教学基地,内设模拟教室、OSCE考站、专项技能培训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考场)、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室等,承担着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自治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及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及各旗县医院医师的临床实习、培训、进修任务。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现有职工1857人,卫生技术人员1574人,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副高级职称328人、教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二级教授3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十大杰出人才奖1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呼伦贝尔英才8人,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分会委员6人,中国医师协会各专业分会常务委员、委员14人,国家级其他学术组织委员39人,自治区医院协会副会长1人。自治区医学会各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21人。自治区医师协会副会长、理事3人,自治区医师协会各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9人,自治区其他专业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9人。 近年来,通过不断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部分重点技术填补了呼伦贝尔地区空白并达到了自治区和国家先进水平,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25项,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8项,呼伦贝尔市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4人,国家专利3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5项,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项目1项,自治区卫生健康领域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3项,自治区及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5项,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8项、临床科研项目65项。 医院秉承“精医厚德、弘毅创新”的院训精神,积极履行公益性职责,热心帮扶基层医院,发挥了“医联体”“医疗集团”“医院集团”核心价值,带动了地方区域医学技术的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百佳医院”“全区优质护理服务优秀医院”“自治区卫生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医学会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自治区公益事业先进集体”“自治区社会贡献先进集体”“自治区平安医院示范单位”“自治区改善医疗服务预约诊疗制度标杆医院”等荣誉称号。
2025-04-20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祖国最北端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与大兴安岭林海交汇处的牙克石市。它由20世纪初俄国人创办的七十公里医院演变而来,伴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而发展壮大。1956年国家林业部投资扩建,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2004年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划归为呼伦贝尔市直属事业单位。2012年成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年成为呼伦贝尔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2017年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国家卫健委第一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成为首批自治区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妇产疾病等3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经批准建立蜱传医学院士专家工作站、神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 医院开放床位1077张。年门急诊量45万余人次(含核酸检测),出院患者2.3万余人次。在岗职工187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高级职称40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2名,教授5名,副教授35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87名。 拥有10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62台(套),10万元以上348台(套)。近年来,相继引进西门子炫速双源CT、GE全身双梯度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等高新设备、3100 IQ大型C臂X光机、GE-2100IQ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64排128层螺旋CT、医用直线加速器、GE-E9超声诊断扫描仪、M22王者之心光子治疗(IPL)系统、自助采血系统、PCR方舱实验室、单光子发射断层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系统SPECT。 医院在呼伦贝尔地区率先开展了核磁共振、ECT、精确放疗、介入治疗、微创手术、放射粒子植入、激光碎石等先进诊疗技术,森林脑炎、莱姆病的诊治及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医院内分泌学是自治区领先学科,临床护理学、临床检验学、介入放射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检验科成为自治区首家、唯一一家通过ISO 15189及CAP双认可实验室。护理专科顺利通过“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与验收、蒙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终期验收。2015年到2018年,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连续四年对床位数1000张以上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份额在10%以下的进行公示表彰,我院连续四年受到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表彰。 2010年,医院被确定为自治区唯一一所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被卫生部评为“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的医院”。2013年在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荣获三项全国第一的殊荣。在2020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中,案例一《医路有我“疫”起同行》荣获北部赛区(华北赛区、东北赛区、西北赛区)延续性护理服务主题“人气案例”。案例二《疫情无情管路有爱》进入北部赛区延续性护理服务主题决赛,荣获北部赛区延续性护理服务主题“价值案例”。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评选中,我院在举措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评选中,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 2006年在全区首批通过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2007年开始承担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本科生“3+2”两段式教学任务,2008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2012年博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开始起步。2017年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独立承办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2019年起招收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并承担理论课教学、学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主完成从招生到毕业的研究生教育全程培养。被内蒙古民族大学授予临床医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贡献奖”;2019年成为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成绩提升最高的10家单位之一,近三年结业考核成绩均位列自治区综合医院前三名。201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称号、2017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十佳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这是呼伦贝尔市首次荣获自治区自然科学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2944篇,被万方数据库收录1992篇,其中核心期刊437篇,SCI收录37篇,实用新型专利22项。 2018年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和2009年医院两次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获得“自治区卫生应急规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平安医院示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2018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院为B++等级,全区排名第6名;2019年,我院为B+等级,全区排名第6名。
2025-04-19赤峰市第二医院创建于1955年,其前身为赤峰县工人门诊部。1958年更名为赤峰县医院,1969年更名为赤峰市卫生院,1974年更名为赤峰市医院,1984年更名为红山区医院,1993年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成立了赤峰显微外科中心、赤峰市肢体残疾矫正中心、赤峰市眼病防治中心。1994年3月更名为赤峰市第二医院,沿用至今。2005年建成1.3万平方米综合病房楼,2009年正式确定为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内科病房楼落成,建筑面积30796平方米。2016年1月顺利晋升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同年3月医院新建1.5万平方米的门诊楼正式投入使用。经过几代人接续奋斗,医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急诊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赤峰市眼病防治中心;赤峰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赤峰市血液透析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赤峰市妇科内镜质量控制中心;赤峰市神经电生理质量控制中心;赤峰市肺功能质量控制中心,2017年被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肺功能联盟评为“优秀培训中心”,2018年为赤峰市首批通过国家PCCM学科建设评审的医院,为三级医院达标单位,2021年又顺利通过PCCM复审,同年被市卫健委评为“赤峰市十佳质控中心”。 眼科、妇产科、呼吸内科、心内科、骨科、神经内科为赤峰市重点学科。 医院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50张。学科设置齐全,临床科室33个,医技科室10个。现有在职职工1327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219人,占在职职工的92%。其中,中高级职称人员717人,占卫生技术人员的59%。硕士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53人,具有大学教师资格的56人,承担着内蒙古民族大学3+2学生的临床实习和教学工作。 医院总资产6.6亿元, 5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79台件,配置高端的设备有:瓦里安 23EX医用直线加速器;西门子 MAGNET OM SKYRA 3.0T 磁共振成像系统(MRI);GE Revolution 256排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T);飞利浦 UNIQ FD20 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DSA);西门子MAMMOMAT REVELATION数字乳腺X射线机;GE Discovery 656HD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波科心血管内超声旋磨诊断治疗系统;史赛克PC9000荧光腹腔镜摄像系统;卡尔史托斯TC200EN电子腹腔镜成像系统;Joimax Gmbh椎间孔镜手术系统;施乐辉560关节镜手术系统;蔡司 VisuMax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仪;海德堡Spectralis HRA激光诊断仪;海德堡HRT3共焦激光断层扫描仪;岛津 SONIALVISION SMIT数字胃肠机;西门子Cios Select平板C形臂X线摄影系统;伟亚安 MasterScreen肺功能机;强生10104-007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GE Vivid E95心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ivid iq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 医院一直注重专科和技术发展,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团队诊疗、整体护理、精准用药等新型服务模式。2022年门急诊量61.9万人次,住院患者22733人次,手术7155例,平均住院日8.9天,总收入3.82亿元。 本年度《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和骨科《关节镜下返乡导引过线缝合器在肩袖损伤重建手术中的临床研究》获得《赤峰市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基金项目。《骨关节镜手术辅助器械》获得国内实用新型专利。发表科技核心期刊论文两篇。组织开展医院临床新技术、新业务23项,通过2023年拟开展新技术新业务88项。 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自治区关爱工程进校园爱心单位、自治区部分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先进单位、赤峰市医院建设管理优胜单位、赤峰市科技兴医工作先进单位、赤峰市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先进单位、赤峰市模范职工之家、赤峰市青年文明号、赤峰市五一劳动奖状、赤峰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赤峰市政风行风热线点赞榜荣誉单位、赤峰市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72人荣获市级以上表彰。
2025-04-19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始建于1954年,2018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建筑面积约4.4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现实有在岗职工886人,其中在编职工357人,外聘52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46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27人,硕士研究生51人,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各1人。内设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14个,护理单元16个。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3个,其中重点专科2个(肛肠科、脑病科),重点学科1个(蒙医肝胆病科),自治区级重点专科5个(针灸推拿科、肿瘤科、肾病内分泌科、蒙医疗术科、骨伤科),市级重点学科1个(妇产科)。医院与市残联合作,在海拉尔河西新区建设了以中医(蒙医)康复为主的新区院区,开放床位115张,目前是我市最大的康复医疗机构。医院现有固定资产净值1.1亿元,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康复设备530台(件)。年诊疗人数约32万人次,出院患者1万余人次。 目前,医院是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中医治未病服务试点单位,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自治区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名院”,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服务内容: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中蒙医医疗、教学及科研、预防保健、医疗护理。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险救灾等医疗保健任务。
2025-04-18赤峰市传染病防治医院是赤峰市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收治医院,是全市唯一一家以感染、传染性疾病诊治为主,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科教研为一体的市直属传染病综合防治医院。 医院新址占地面积78.5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11人,其中在编人员186人,聘用制人员225人。具有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354人,卫生专技人员占比86.1%,其中正高级职称37人,副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99人,初级职称172人。医生155人,其中在临床工作的104人;护士149人,其中在临床工作的129人,医护比为1:1.24。 医院分设呼吸楼、医技及传染病房楼、普通住院楼、综合门诊楼,门急诊楼等五个业务单元,新院区规划床位600张,其中传染病床400张,综合病床200张。医院设置综合管理科室14个及单位党组织,设置临床医技科室43个。现有肝病科和结核科两个市级重点专科。医院确立“强专科、拓综合”功能定位,以“立足区域综合医疗、打造蒙东专科中心”为愿景目标,除已有呼吸内科、传染科、结核外科等成熟临床专业科室外,现又开设了综合内科、重症医学科、骨外科、普外科等综合临床学科,正在组建急诊科、心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儿科、血液透析等专业临床学科。 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胸科医院等国内传染病防治前沿医院建有对口协作关系。承担红山区永巨、东城和铁南三个办事处及红山高新区40多平方公里规划区约20余万人口的基本医疗服务和急诊急救任务。医院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抗击非典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感染监测数据上报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人文爱心医院”称号。 2021年7月在全院职工共同努力下,医院完成了晋级自治区三级专科医院的目标;同年医院正式获批第二名称“赤峰市第四人民医院”为医院迈向综合医疗服务做了铺垫;10月8日医院新址正式投入运行,医院软硬件有了质的飞跃,为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