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家北方少数民族自治区医院。医院建院于1947年,与内蒙古自治区同龄,建院以来始终秉持“精医创新、诚信为民”的院训宗旨,在护佑全区2400多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道路上薪火传承,开拓前行。 历经70余年的建设发展,医院已发展成为全区单体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占地面积152.14亩,业务用房面积31.5万平方米,有独立建筑8座。医院编制床位2900张,开放床位2700张;设职能处室17个、临床医技科室69个。另有直属事业单位3个(内蒙古自治区老年医学研究所、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附属卫校)。正在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987名,其中高级职称1546名、医学博士218名、医生1249名、护理人员2359名、医技人员233名、药师12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26名;自治区“草原英才”54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25个,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76人。2023年,门急诊量173.4万人次、出院病人10.3万人次,四级手术率30.31%,CMI值1.29。 学科建设方面,现有自治区医学领先、重点学科27个,其中医学工程科为全国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外科、急诊医学科、骨关节科、儿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设院士专家工作站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研究所4个,自治区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3个。 科技创新方面,近三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28项,发表SCI论文138篇,核心期刊435篇;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奖100多项,其中孙德俊教授的“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慢阻肺易感基因及其功能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临床教学方面,现有博导3名、硕导174名。以内蒙古临床医学院承担内蒙古医科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教学任务,在校生1545人,其中本科生624人、研究生559人、规培生159人、专培生44人。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医疗)卓越奖,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首府百姓最满意品牌医院等100多项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荣誉。 联系电话:0471-3283999 邮编:010017 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20号
2025-03-27苏尼特右旗人民医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标准化旗县公立医院。医院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总建筑面积约1.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2张,职工240人。医院拥有较先进的西门子64排高端CT、美国飞利浦四维彩超等64台(件)大型医疗设备,同时开展血液透析、腹腔镜、关节置换、冠脉血管造影等医疗技术。北京朝阳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长期向该院提供医疗、科研、教学方面的业务技术支持。
2025-03-27内蒙古包钢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是内蒙古区域医疗中心及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集体。 医院编制床位1300张,在职职工2100余人。 医院学科品牌特色鲜明。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有内蒙古自治区级重点学科3个;包头市级领先学科5个、重点学科20个。器官移植技术处于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地位,是内蒙古自治区肾脏移植中心、肝脏移植中心。是我国最早开展烧伤治疗的医院之一,在全国烧伤界享有盛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是内蒙古地区呼吸与危重症抢救中心之一。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拥有4个自治区专业质控中心、包头市唯一的生殖医学中心。整形美容科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名。 医院拥有健全的教育教学体系。承担内蒙古医科大学等高校的本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任务以及包头医学院等8所院校的生产实习任务,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带教基地。医院为祖国医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医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拥有省级医学研究所2个;有包头市级医学研究所3个。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对外合作项目1项,有26项科研课题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烧伤外科近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排名全国第9名。 内蒙古包钢医院始终秉承“厚德精术、笃行济世”院训,以高品质医疗健康服务,为广大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25-03-27阿荣旗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变革,现已成为我旗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急救、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是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医院;暨南大学国家减重中心阿荣旗基地。与北医三院骨科,中日医院肛肠科建立专科医联体,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关系,并设有远程会诊中心。医院占地面积3万㎡,建筑面积4.7万㎡,编制床位500张,实际开放床位750张,现有职工641人,其中医疗技术人员525人,年门诊量22万余人次;收入院患者2万余人次。 科室设置情况: (1)设有临床科室34个:包括心内科、神经内一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血液内科、肿瘤内科、风湿免疫科、呼吸内科、神经内二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科;普外一科(乳腺外科、血管外科、烧伤外科)、肛肠外科、普外二科(胸外科、肿瘤外科、肥胖代谢病减重科)、泌尿外科、骨科、脊柱外科、神经外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传染科、中医科、重症医学科、疼痛科、120急救中心、手术室、血液透析科。 (2)设有医技科室8个:血库、检验科、药剂科、医学影像科、功能科、营养科、体检科和消毒供应中心。 重点科室:成立阿荣旗首家介入导管室、重症医学科(ICU)。 急诊五大中心:阿荣旗“120”急救指挥中心、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及新生儿救治中心、中国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胸痛中心、中心血库均设在本院。为国家级“爱婴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教学医院、扎兰屯职业学院教学医院,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暨南大学国际减重中心阿荣旗基地,是骨质疏松防治教学组委员单位。
2025-03-27一、基本情况 喀喇沁旗中医蒙医医院,始建于1979年, 占地面积1.8万平米,建筑面积27000平米,是一所具有中蒙医药特色的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蒙医专科医院,2019年被评审为二级甲等医院。近年来与北京丰盛骨伤专科医院、乌海市蒙中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培养了多名专业技术人才,使医院综合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二、人员情况 现有事业编制71个,员额备案管理数93个。现有职工203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67人,医师68人,护士60人,医技药28人。 三、医疗设备情况 现有在用医疗设备260余台件,其中1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有CT、DR、彩超、C型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脉动真空灭菌器等20台件,中医治疗设备11类26种75台。 医疗购进全新设备:联影40排螺旋CT、飞利浦DR、美国GE彩色超声诊断仪、眼科OCT、拓普康角膜曲率验光仪、口腔CT、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开立电子胃肠镜、医用红外热CT、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栓弹力图仪等高端检查治疗设备;新购置中医康复理疗设备60余台(件),中医设备有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智能熏蒸仪、中频电治疗仪等13类,开展拔罐、推拿、电针、牵引、运动类疗法、中药封包技术等非药物疗法9类63项。 四、科室设置情况 医院编制床位180张,实际开放床位203张,设有内科、外科、康复科、老年病科、口腔科、脑病科、心病科、糖尿病科、慢病科、皮肤科、儿科、治未病科、脾胃病科、眼科、体检科、蒙医心身医学科等16个门诊科室;设有内科、外科、儿科、脑病科、心病科、糖尿病科、眼科、脾胃病科、康复科、老年病科、骨科等11个病房的临床科室。设有功能科、检验科、影像科、胃镜室、药房、煎药室、呼吸实验室等7个辅佐科室;设有办公室、党办、财务科、医务科、科教科、护理部、临床药学科、药剂科、医保办、收款处、医患关系办公室、扫黑办、应急办、院感科、预防保健科、病案室、基层指导科、设备科、绩效考核办、信息科、总务科、工会、供应室、保卫科等职能科室24个。 五、业务开展情况 (一)医疗工作。 医院承担内科、外科、口腔、眼科等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能独立开展一、二级外科手术,对许多常见病采用特色中医疗法,开展针灸、火罐、按摩、牵引、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治疗。截至10月末医疗收入2171万元,药品收入1293万元(含中药饮片收入365万元);门诊诊疗5.3万人次,出院病人2035人次;病床使用率38.98%,出院患者平均住院8.07日。门诊患者均次费用226元,出院患者均次费用4655元,病床周转次数17.25次。2022年上半年,财政拨款收入766万元,事业收入1225万元,合计收入2001万元。 (二)重点专科建设情况。 1.市级重点专科建设情况:市级重点专科2个,其中糖尿病科是市级重点培育专科,康复科是“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糖尿病科现有临床医生4人,开放床位20张,配有快速血糖检测仪、VPT检查仪,开展普通针刺、推拿、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半身熏洗治疗6项中医技术项目。康复科现有临床医生6人,开放床位20张,配备设备20余台(件),开展中医特色项目31项。2023年11月21日,喀喇沁旗中医蒙医医院康复中心和喀喇沁旗残疾人康复中心相继挂牌。 2.院级重点专科建设情况:我院聘请普外科专家孙瑞章主任医师来我院长期坐诊,充分发挥外聘专家在学科建设、拓展业务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做用。 可开展的骨科手术有:四肢骨折、创伤、神经血管损伤修复、四肢矫型、关节置换、脊柱损伤、间盘突出及骨科疑难杂症的诊断与治疗。开展普外科手术有: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乳腺癌根治术及简化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肝左外叶切除术、胆道内引流术、胆囊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脾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切脾断流术、小肠切除吻合术、结肠癌根治术、直肠癌根治术等。 (三)对口帮扶情况。 1.依托京蒙健康帮扶行动,我院与乌海市蒙医中医医院结下深厚友谊,贵院每年选派精良医疗人员前往我院充实医疗资源,助我院开展新业务、提高工作水平。 自2018年我院与北京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对口帮扶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帮扶协议,贵院领导每年都来我院进行工作需求调研,根据调研结果,选派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专家技术下沉,并在我院成立“清宫正骨流派齐越峰教授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 2.我院着力打造区域康复中心,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治疗中心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将“卢氏推拿整脊学术”传承到我院并扎根在喀旗。 医院先后荣获“市级文明单位”、“先进基层党支部”、“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是喀喇沁旗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医保、商业保险等定点单位。 医院迁入新址后,基础设施和就诊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医院服务综合能力得到更高提升。喀喇沁旗中医蒙医医院以全新的面貌、贴心的服务、专业的技术,全心全意为助力健康喀喇沁贡献中蒙医人的力量。
2025-03-27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塞外青城呼和浩特,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内蒙古医科大学最早建立的直属附属医院,是自治区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医院之一,也是自治区重要的医疗教学实践基地、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多学科综合优势强大享誉内蒙古。 医院构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现有39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74个住院病区,开放床位3076张,各项业务指标稳居自治区前列。2024年门诊总诊疗量292万人次,出院患者13万人次,平均住院日7.7天,手术量42245台。拥有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单位1个,自治区领先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9个,自治区级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22个,呼和浩特市级质控中心15个。构建了以普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重症医学科、核医学科、麻醉科、放射治疗科等领先学科为中心的优势学科群。 医院找准高质量的发展定位,持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完成自治区首例神经刺激系统植入术、自治区首例TAVR及经心尖TAVR,截至目前已完成经心尖TAVR26例、经外周动脉TAVR36例,完成自治区首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及首台新一代无线双腔起搏器MicraAV植入手术。完成自治区首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及首例主动螺旋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医院已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蒙古协作单位”“北京协和医院垂体中心·内蒙古中心”。近年来医院重点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器官捐献与移植团队,2023年至今,完成“心脏移植”7例,2023年完成的“双肺移植术”填补了自治区该项技术的空白。 医院拥有一流的医学人才队伍。现有在职职工约4900人,高级职称人员137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6人,国家卫健委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人,自治区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9人,自治区杰出人才4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第一、二、三层次84人,自治区高等教育“111人才”4人,“草原英才”刚性引进1人、培养63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35个,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创业人才1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2人。 医院致力于卓越的医学教育。作为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是自治区最大的临床教学基地、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首批具备资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有住培专业培训基地21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基地3个。现有22个教研室、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硕士、博士生导师228人,临床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医院打造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获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8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心血管病研究所1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科技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发改委工程实验室2个,自治区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2个,自治区教育厅数智化诊断及精准治疗研究创新中心1个,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医学中心7个。近三年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项,省部级项目227项,其他各级项目675项,SCI收录文章513余篇。 医院传承有温度的医院文化。秉承“精医厚德、福泽民众”的院训和“向人民奔赴”的附院精神,塑造“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的“双心”理念,培育独特的医学人文文化,创设北疆白玉兰-医疗乌兰牧骑、医学人文艺术空间、玉兰书房、人文创作基地等系列附院品牌。 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党建领院、医疗立院、学科强院、人才兴院、文化塑院,致力于打造自治区医疗高地,为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疑难病症诊治中心和临床科研教学中心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健康中国建设、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