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54年,是一所集医疗急救、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管理及公共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医疗机构,通过“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全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自治区重症监护、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是呼伦贝尔市区域卫生医疗中心,曾被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赞誉为——内蒙古草原的杏林奇葩。 医院总建筑面积12.96万平方米(其中总院区10.04万平方米、东院区0.93万平方米、肿瘤院区1.9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250张,年门急诊量超过120万人次,出院5.8万人次,住院手术1.5万例。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1个、行政后勤科室2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布鲁氏菌病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肿瘤科),自治区领先学科1个(布鲁氏菌病科)、自治区重点学科1个(眼科)、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市级领先学科15个。 医院肿瘤院区目前开放床位160张,内设肿瘤内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等科室,先后引进直线加速器、PET-CT等先进医疗设备,是集肿瘤化疗、放疗、预防筛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热灌注治疗、顽固性癌痛、临终关怀、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一体的综合诊疗中心。医院东院区为临床教学基地,内设模拟教室、OSCE考站、专项技能培训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电子考场)、学生宿舍、学生活动室等,承担着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自治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及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及各旗县医院医师的临床实习、培训、进修任务。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现有职工1857人,卫生技术人员1574人,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副高级职称328人、教授1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9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二级教授3人、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十大杰出人才奖1人、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呼伦贝尔英才8人,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分会委员6人,中国医师协会各专业分会常务委员、委员14人,国家级其他学术组织委员39人,自治区医院协会副会长1人。自治区医学会各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21人。自治区医师协会副会长、理事3人,自治区医师协会各专业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39人,自治区其他专业学会分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9人。 近年来,通过不断引进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服务能力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部分重点技术填补了呼伦贝尔地区空白并达到了自治区和国家先进水平,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奖25项,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进步奖38项,呼伦贝尔市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4人,国家专利34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5项,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1项,自治区科技创新引导资金项目1项,自治区卫生健康领域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3项,自治区及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35项,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8项、临床科研项目65项。 医院秉承“精医厚德、弘毅创新”的院训精神,积极履行公益性职责,热心帮扶基层医院,发挥了“医联体”“医疗集团”“医院集团”核心价值,带动了地方区域医学技术的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百佳医院”“全区优质护理服务优秀医院”“自治区卫生科技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医学会学会工作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自治区公益事业先进集体”“自治区社会贡献先进集体”“自治区平安医院示范单位”“自治区改善医疗服务预约诊疗制度标杆医院”等荣誉称号。
2025-03-13 09:27:21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祖国最北端的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坐落在呼伦贝尔草原与大兴安岭林海交汇处的牙克石市。它由20世纪初俄国人创办的七十公里医院演变而来,伴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开发建设而发展壮大。1956年国家林业部投资扩建,逐步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预防、康复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医院,2004年晋升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划归为呼伦贝尔市直属事业单位。2012年成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3年成为呼伦贝尔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2017年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成为国家卫健委第一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成为首批自治区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妇产疾病等3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成员单位。经批准建立蜱传医学院士专家工作站、神经外科院士专家工作站。 医院开放床位1077张。年门急诊量45万余人次(含核酸检测),出院患者2.3万余人次。在岗职工187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高级职称40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2名,教授5名,副教授35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87名。 拥有10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62台(套),10万元以上348台(套)。近年来,相继引进西门子炫速双源CT、GE全身双梯度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等高新设备、3100 IQ大型C臂X光机、GE-2100IQ全数字血管造影系统、64排128层螺旋CT、医用直线加速器、GE-E9超声诊断扫描仪、M22王者之心光子治疗(IPL)系统、自助采血系统、PCR方舱实验室、单光子发射断层及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成像系统SPECT。 医院在呼伦贝尔地区率先开展了核磁共振、ECT、精确放疗、介入治疗、微创手术、放射粒子植入、激光碎石等先进诊疗技术,森林脑炎、莱姆病的诊治及研究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 医院内分泌学是自治区领先学科,临床护理学、临床检验学、介入放射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检验科成为自治区首家、唯一一家通过ISO 15189及CAP双认可实验室。护理专科顺利通过“十二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与验收、蒙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终期验收。2015年到2018年,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连续四年对床位数1000张以上三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份额在10%以下的进行公示表彰,我院连续四年受到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表彰。 2010年,医院被确定为自治区唯一一所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被卫生部评为“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考核优秀的医院”。2013年在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荣获三项全国第一的殊荣。在2020年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全国医院擂台赛中,案例一《医路有我“疫”起同行》荣获北部赛区(华北赛区、东北赛区、西北赛区)延续性护理服务主题“人气案例”。案例二《疫情无情管路有爱》进入北部赛区延续性护理服务主题决赛,荣获北部赛区延续性护理服务主题“价值案例”。国家卫生健康委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评选中,我院在举措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评选中,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 2006年在全区首批通过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2007年开始承担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本科生“3+2”两段式教学任务,2008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2012年博士研究生教学工作开始起步。2017年成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独立承办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2019年起招收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并承担理论课教学、学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自主完成从招生到毕业的研究生教育全程培养。被内蒙古民族大学授予临床医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建设贡献奖”;2019年成为在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成绩提升最高的10家单位之一,近三年结业考核成绩均位列自治区综合医院前三名。2015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称号、2017年被评为呼伦贝尔市十佳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近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这是呼伦贝尔市首次荣获自治区自然科学奖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2944篇,被万方数据库收录1992篇,其中核心期刊437篇,SCI收录37篇,实用新型专利22项。 2018年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1999年和2009年医院两次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获得“自治区卫生应急规范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平安医院示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称号,2018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院为B++等级,全区排名第6名;2019年,我院为B+等级,全区排名第6名。
2025-03-13 09:31:12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始建于1954年,2018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现有建筑面积约4.4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500张。现实有在岗职工886人,其中在编职工357人,外聘529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746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27人,硕士研究生51人,博士研究生1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各1人。内设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11个,职能科室14个,护理单元16个。医院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学科3个,其中重点专科2个(肛肠科、脑病科),重点学科1个(蒙医肝胆病科),自治区级重点专科5个(针灸推拿科、肿瘤科、肾病内分泌科、蒙医疗术科、骨伤科),市级重点学科1个(妇产科)。医院与市残联合作,在海拉尔河西新区建设了以中医(蒙医)康复为主的新区院区,开放床位115张,目前是我市最大的康复医疗机构。医院现有固定资产净值1.1亿元,拥有万元以上大型医疗、康复设备530台(件)。年诊疗人数约32万人次,出院患者1万余人次。 目前,医院是国家中医类别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国家中医治未病服务试点单位,自治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自治区中医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医院,内蒙古自治区“蒙医中医名院”,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服务内容: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中蒙医医疗、教学及科研、预防保健、医疗护理。承担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险救灾等医疗保健任务。
2025-03-13 09:33:01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是在原呼伦贝尔蒙医学校门诊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的。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和市编办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作为全市蒙医药临床、教学、科研中心,按二级甲等医院建设,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5776平方米,住院综合楼11359平方米,制剂室1975平方米。 几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支持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惠泽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帮助指导下,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一所以蒙医药为主,集临床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蒙药制剂、医养结合、健康旅游、国际交流、草药种植等为一体的三级乙等蒙医综合医院。同时挂呼伦贝尔市蒙医药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蒙中医人员规范化培训中心的牌子,承担着呼伦贝尔地区蒙医药文化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任,是国家健康旅游会员单位、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第二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自治区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和首批助理全科医师蒙医培训基地、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呼伦贝尔市医养结合示范医院,呼伦贝尔市蒙医学会挂靠单位。 医院编制床位350张,职工308人,内设临床、医技、管理等科室46个,拥有国家重点建设专科1个,自治区领先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蒙医特色专科专病4个,呼伦贝尔市重点蒙医特色专科9个。硕士生导师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名蒙医2名,自治区老蒙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2人,呼伦贝尔市名蒙医5名,基层名蒙医1人。医院承担了各级科研项目共12项,其中国家级2项、自治区级4项、市级6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奖。蒙医药文化展厅已被列入市博物馆分支机构。 医院蒙药制剂室是呼伦贝尔地区规模最大、设备先进的蒙药制剂研发中心,已通过GPP认证,制剂品种达150余种,年产量1000公斤。这些制剂验方合理、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深受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近年来,医院利用地缘优势,借“一带一路”发展的契机,贯彻国家“向北开放”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与蒙古国、俄罗斯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蒙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医院积极开展蒙医药健康服务,进一步做好蒙医药医疗养老及健康旅游工作发展,完善医养结合和健康旅游示范医院(单位)建设。 积极做好呼伦贝尔药源普查工作,开展濒危野生药材繁育,加快道地药材研究及规范化种植,完成蒙草药科技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继续做好蒙医药研究所、“名蒙医工作室”和“名蒙医传承工作室”申报与建设工作。加强重点专病专科和学科建设,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科研、专利项目、科技成果、非物质遗产项目的申报工作。挖掘整理呼伦贝尔市蒙医药传统验方、疗法、适宜技术等。 为打造区域性蒙医龙头医院,组建蒙医医联体,进一步落实对基层卫生机构的帮扶工作,为基层百姓提供优质蒙医医疗服务,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积极发挥医院公益性,继续开展“走基层 •惠百姓”义诊活动及帮扶救助工作。 医院秉承“传承、立本、诚信、创新”之精神,坚持“人才立院 科技兴院 质量荣院 特色强院”的发展战略,按照“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坚持特色,发挥优势”的办院宗旨,树立“奉献爱心,服务至上”的理念,走康复、养生、保健、治疗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用高品质的医疗质量,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彰显温馨的人文关怀,打造让患者满意、百姓放心医院。
2025-03-13 09:36:37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呼伦贝尔市胸科医院)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始建于1949年,前身为原东北军区阿尔山疗养所,因扎兰屯地区天然气候宜人,适合结核病人的疗养休息,医院迁址扎兰屯,建立内蒙古军区扎兰屯干部休养所;1952年医院由部队移交地方,隶属自治区卫生厅管理。1964年医院移交呼伦贝尔盟管辖,更名为呼伦贝尔盟结核病防治院;1994年,增挂呼伦贝尔盟第二人民医院牌子;2015年,更名为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挂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牌子);2017年,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成为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壮丽诗篇。 医院秉持“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思路,从建院初期的简单医用器材,到如今拥有美国GE1.5T核磁共振、GE64排CT、驰影A30移动核磁诊疗车、3D腹腔镜、KLS能量平台、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日本东芝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巴德安珂乳房活检与旋切系统、德国莱凯尿动力分析仪、日本奥林巴斯H290肠镜、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机装及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等先进的医疗设备百余台;从人员短缺、技术薄弱,到如今内设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49个科室,全院在岗人员566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79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余人;拥有开放床位520张,年门诊总量达到12.9万人次,出院人数1.1万人次,手术8000余例次。在自治区内同类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 以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廉洁从医宣传教育,开展“党员示范岗”、“雷锋先锋岗”等岗位创建活动,切实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近年来,医院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00余篇,自治区市级科研立项30余项,多个项目获得自治区级、市级科技成果鉴定;现有国家级委员及专业学组成员3人;自治区级副组委及副理事长12人,常委5人,委员32人;呼伦贝尔市级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6人。 走以专科带动综合、以综合提升专科的学科发展建设之路:微创膝关节镜下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肌腱重建手术、CT引导肺穿刺活检术、单孔胸腔镜行肺部病变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术、3D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后腹腔镜下结核肾及全长输尿管切除术、双镜联合半尿路切除术、妇科应用腔镜行子宫及附件全切术、经皮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等一系列重大疑难手术均可成熟开展。在肺结核、肾结核、骨结核、脊柱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方面走在全区前列。 公益服务、博爱惠民。医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每年深入社区学校、乡镇村屯组织健康义诊百余次;牵头成立呼伦贝尔市结核病医院联盟,组织基层医生来院进行中短期专科进修;搭建远程会诊网络,广泛配备自助服务设备,畅通各类预约诊疗途径,提供多种在线支付方式,实现“一站式”结算,不断提升患者幸福感和就医体验。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作为呼伦贝尔市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疗机构,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专项工作组,抽调各科室业务骨干成立医疗护理救治梯队,成功救治了包括自治区最高龄危重型确诊患者在内的三名新冠肺炎患者。组建一支27名医护人员的医疗队,先后转战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三办社区医院”和满洲里市口岸救治医院,承担满洲里口岸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是援满医疗队中工作时间最长、承担任务最重、救治患者最多的医疗队,出色的完成了疫情防治任务。 医院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医院、全区救灾防病先进集体、自治区结核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感染横断面调查先进单位、自治区医院感染监测数据上报先进单位、呼伦贝尔市卫计系统实绩突出单位,多人荣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呼伦贝尔市级优秀医师、优秀护士、好医生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启航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医院以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主线,抓住医疗质量安全和创新医疗技术两个基本点,强化内涵建设,推进学科发展,加大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医疗质量,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不断演绎着救死扶伤的杏林佳话。(数据更新截止2024年3月)
2025-03-13 09:40:00呼伦贝尔市第三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的一所集精神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教学、科研、戒毒戒酒、精神康复、心理危机干预和司法鉴定等为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临床心理学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 ”项目“中国精神障碍队列研究”协作基地、国家中医脑健康与认知障碍防治试点单位、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北京回龙观医院协作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教学医院、包头医学院教学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教学实习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学教学基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医院已经由单纯治疗型转向预防、治疗、康复、回归社会一体化;从单纯药物治疗转向药物、心理、行为、物理、音乐、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从重视对患者服务转向既对患者服务,又为全社会精神卫生健康服务;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管理的新格局。 医院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1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1000张,病床使用率近100%。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本着“科教兴医,人才强院,多极一体,医防融合”发展战略和“呼伦贝尔区域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防治中心(两个中心)”发展定位,医院开设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院区、门诊(总院区门诊、海拉尔门诊、扎兰屯门诊、满洲里门诊、扎赉诺尔门诊、阿荣旗门诊)、儿少精神科、急性精神科、慢性精神科、精神康复科、酒精与药物依赖治疗科、老年精神科、情感障碍治疗科、重症精神科、临床心理科、内科、中西医结合科、健康管理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功能检查治疗科、无抽治疗室等临床和医技科室。 医院现开展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多动症、睡眠障碍、心理减压、不良情绪宣泄、心理测试、青春期心理问题调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体检、康复训练等精神(心理)专业服务,同时承担呼伦贝尔市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卫生学会、心理健康援助热线等社会公益性工作。 医院现配备有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移动DR、床旁彩超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血药浓度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常规设备,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脑功能分析仪(脑ET)、睡眠分析仪、心理CT系统、精神压力分析仪、脑诱发电位仪、眼动检测仪、超声骨密度分析仪等专科诊断设备,智能音乐放松系统、认知损害矫正系统、经颅磁刺激仪、多媒体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智能宣泄放松系统等专科治疗设备和百余台康复器械。 医院曾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100佳特色专科医院、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星火燎原奖、中国医师协会“人文爱心医院”、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医疗)优秀奖、全区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百姓口碑金奖单位、自治区卫生单位、自治区医师协会优秀会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促进医院、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呼伦贝尔市文明单位标兵、呼伦贝尔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呼伦贝尔市卫生系统创建“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集体、呼伦贝尔市“践行生命至上、守护人民健康”先进集体、呼伦贝尔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呼伦贝尔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称号。
2025-03-13 09: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