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4月18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5-04-21 09:04:48
时 间:2025年4月18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薛 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李 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安志杰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王健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
李子禹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
本周日将迎来谷雨节气,“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时节,气温显著回升,降雨量增加,有利于谷类作物的播种和生长。温暖的气候也适宜开展户外活动,但需要提醒大家,运动锻炼应适度,要量力而行,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今年4月15日到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次宣传周的活动主题是“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重点围绕肿瘤防治、健康体重管理、科学运动等问题,请各位专家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薛奇先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李杰先生;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安志杰先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王健全先生;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子禹先生。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提问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谷雨节气以“雨生百谷”为特点,这个时候气温波动较大,请问如何理解春捂有度这个养生特点?针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和脾胃虚弱人群,应该注意什么?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李杰:
谢谢您的提问。确实,“春捂有度”是指气温波动比较大的春天,一方面我们要适度保暖,防止寒邪的入侵,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捂得过度引起“春火”。尤其是两类患者,一是呼吸道患者,防止冷空气和湿冷的刺激引起气管的痉挛,引起咳嗽。因此我们要注意日常保暖,比如说颈部大椎穴、胸部膻中穴。另外,对于敏感人群也要戴口罩防止冷空气的刺激。同时在饮食上,呼吸道患者我们建议可以服用一些润肺化痰的食材,比如像百合、雪梨这样的食材。同时,也忌食过寒的食物,比如冷饮,会引起我们支气管的痉挛。脾胃患者,可能脾胃功能不佳,可能导致一些相应的症状,比如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这时候注意腹部、胸部保暖之外,还要注意相应穿高腰的衣物进行保护。同时,对脾胃虚弱的患者来说,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健脾的药物,比如茯苓山药粥,忌冷的食物。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请问肺癌的早期筛查手段有哪些?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检查吗?年轻人是否需要做筛查?出现什么症状需要做CT?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这是好几个问题,请薛主任回答。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薛奇:
谢谢您的提问。肺癌早期筛查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目前看,早期肺癌筛查最主要的手段是低剂量螺旋CT筛查。对于我们普通群众来说,如果有胸部疾病的症状,比如说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短、持续性发热等等,我们需要做胸部CT。对于高危人群,比如说我们有长期的吸烟者,有石棉、氡气、焦油等等有害物质的长时间接触的人,还有肺癌的家族史,这些作为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CT检查。
目前看,肺癌总体上看是一种老年人的疾病,我们更加关注50岁以上的中老年。对于年轻人,没有这种高危因素,不常规推荐CT检查。如果CT检查出现了异常,大家也不要过度焦虑,可以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诊治。
恰逢本周是第3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主旨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本周也有很多医院有义诊活动和健康宣传活动,有需要的群众可以关注我们的信息,到现场去了解咨询。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近年来,春季水痘、风疹、麻疹的发病率是否有变化?今年这些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如何?哪些人群是高危群体?还有学校和家庭应该重点落实哪些预防措施?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安志杰: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我们国家的麻疹和风疹是一直处于低水平流行,今年春季,麻疹的病例数在个别地区有所增加,但总体上麻疹流行水平保持在百万分之一以下的低水平流行。但还是提醒公众要做好防护措施。水痘目前不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通过各省自主报告的病例数看,近年来水痘流行有下降的趋势,今年春季水痘报告病例数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这三种疾病都是通过呼吸道传播,人群是普遍易感的,主要发病人群是婴幼儿、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以及青少年,但是如果既往没有感染过也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成人,也会感染或者发病。这三种疾病都是有有效的预防和防控措施的传染病,所以建议适龄儿童接种全程的麻腮风疫苗和水痘疫苗。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在幼儿园和学校需要落实预防措施,加强晨午检制度,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是否有变化,如果出现发热或者出疹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如果确定诊断是上述这些传染性疾病,要及时居家治疗,避免和周围的易感人群密切接触。同时学校也需要加强宿舍和教室场所的通风和消毒,并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谢谢。
央广网记者:
经过近些年的科普,运动有益健康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但是同时“运动损伤”也会让一部分人望而却步,所以我想问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运动,避免运动损伤?谢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任医师 王健全: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随着运动有益健康理念的普及,参加运动人数不断增加,篮球、冰雪等运动造成的损伤患者数量增加明显。这些运动损伤往往是由于在运动中没有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的原则。
首先,运动前要做好适当的准备活动,注意运动场地和环境因素。尤其是到陌生环境参加运动要先熟悉环境,在光线比较有利的时候进行运动,同时注意要有合适的装备,如果从事比较有技术性的运动,要佩戴合适的护具。
其次,运动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原则,不要贪多,一次运动时间过长,更不要在运动当中突然增加难度,比如有些人中级道滑的还不是很好,就突然滑高级道,这种情况特别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最后,运动后要做好牵拉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肌肉和关节,同时也要注意休息。运动是为了健康,要循序渐进,安全适度,从而真正促进健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消化系统肿瘤的高风险人群有哪些?如何做到早筛早查?谢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 李子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