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2月13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5-02-13 17:22:08

  间:2025213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黄薛冰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

        吴仁容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

        张庆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乔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崔永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2025-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推动拓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提出,今年“每个城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现在北京、上海、浙江等18个省份已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其他省份正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全力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心理健康服务。

目前,春节假期已基本结束,学生很快也要返回校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适应开工、开学节奏,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介绍有关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的科普知识。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黄薛冰女士;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吴仁容女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张庆娥女士;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女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崔永华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寒假马上结束,学生回归校园时常会出现不能“收心”、精神倦怠,有的还会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应,比如抵触情绪,不想上学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去缓解?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 崔永华:

谢谢您的提问。开学在即,很多孩子还沉浸在享受寒假的“小尾巴”中。经过愉快的寒假,我们的大脑已经适应了自由、放松、生活欠规律、低压力的状态,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规则化的校园生活时,我们从生理层面,大脑负责调控情绪的前额叶皮层需要重新适应。从心理、社会的层面,我们学习和社交的隐性压力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担心作业没有高质量完成,担心新学期的学习任务,担心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或者是担心在新的课程中遇到困难,特别是一些寄宿制的学生可能还会面临与家人分别时的心理不适等等。社交压力也会导致焦虑,特别是一些转校生和春季入学的新生,他们可能会担心交不到朋友,或者担心不能很好地融入班级群体。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给大家提供一些小妙招,仅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有情绪是很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减压和调整情绪,比如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如适当运动或者放松训练等。其次,我们要提前调整作息时间,保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我们一般可以提前一周或者三到五天,按照学校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这样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新的作息时间,来减少开学之后的疲劳感。还可以根据新学期的课程安排,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比如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还有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就是主动社交。开学之后可以主动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假期的一些趣事或者讨论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要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像班会、小组讨论,或者是一些集体活动。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有些医院陆续开设学习困难门诊,还有拒绝上学门诊等这些专业。如何评价这一现象?什么样的病情需要到这类门诊去就诊?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

请吴主任回答。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 吴仁容:

谢谢你的问题。学习困难与厌学门诊、拒学门诊的开设体现了医学界对儿童青少年成长困境的一个回应。通过“学习困难”或“拒绝上学”等通俗化的名称,可以让家长更积极和更有针对性地带孩子就诊。学习困难和厌学拒学门诊整合了儿童精神科、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资源,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

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困难和厌学拒学可能与发展性问题有关,也可能是精神心理问题。发展性问题,包括青春期的情绪波动,短期的学习动力不足导致的学习困难,很多时候可以通过优化家庭氛围、改善学习环境等方式得到缓解,也建议家长用轻松的对话代替催促唠叨埋怨,营造宽松包容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共同商定学习计划,激发他内在的学习动力。同时要合理安排业余活动。还有一类是精神心理问题导致的,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情绪障碍等引起的学习困难,如果孩子长期表现出学习困难、旷课逃学,甚至因此休学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就医,由专业医师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

我曾接诊过一个9岁的孩子,他从小聪明活泼,但是上课容易分心,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明显下滑。老师和家长都对他寄予厚望,但频繁的批评和学习压力使他逐渐抗拒上学,甚至出现一上学就头疼、恶心、腹痛。最终他们来到了学习困难门诊,通过专业的评估,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随后孩子接受了系统的治疗。一个月之后,孩子重新返回校园,并重新有了学习的兴趣。

在此,我们呼吁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既要警惕潜在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应将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过度医学化。

谢谢。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春节刚过,很多人沉浸在假期的氛围里。回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的节奏总会感到倦怠,提不起精神、不容易集中精力,严重的还会产生睡眠障碍、躯体症状。我们如何应该做好长假后的自我调节?公众可以学习掌握哪些简单的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的方式和技巧?谢谢。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 乔颖:

感谢提问。对我们来讲,我们的情感反应以及压力的感受,其实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也是我们在应对环境变化过程当中每个人正常的心理机制,所以我们一直在呼吁,人民群众对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地去解读,也不需要做一些过分的看法和调整。同时我们也提醒,如果这样一些体验和感受的的确确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的节奏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它对我们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是需要进行调整的。对于长假过后,绝大部分的人从一个比较休闲的状态,一下子进入到了比较忙碌的节奏,很多人的身体和心理会出现压力的反应,这是正常的现象,如何平稳渡过这个阶段,以下几个小小的妙招也介绍给大家。

第一,我们觉得要调整作息,尽可能保证充足的睡眠的,尽快恢复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时睡觉,按时起床。而且,我们建议大家每晚的睡眠尽可能保持在7-8个小时,这是很好的一个调整方法。

第二,我们发现绝大部分的人民群众在节假日的过程中会吃得比较油腻,节后就需要对自己的胃肠做减压,我们要注意三餐定时进餐,而且还要荤素搭配,注意营养均衡,每天保持充足水量的摄入。在调整过程中,运动的加入也是非常推荐的。我们推荐的比较好的运动包括快走、骑单车上班,也可以开展跑步、跳操、跳绳或者是带有竞技类的球类比赛,我们也是非常推荐的。

最后,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任务的重要性、轻重缓急,可以列一个清单,每完成一项工作,我们要对自己进行鼓励、进行犒赏,这样的话给到我们一个继续往前走的动力。

讲到情绪调节、压力管理,我们也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妙招。

首先,建议大家学会看到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在工作当中经常会有愤怒、焦虑或者会出现其他的所谓不良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控制它,说我要控制我的情绪,专家给大家的建议是尽可能去体验你的这些情绪,所有的情绪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曾经我接诊了一个来访者,他告诉我,在工作当中他的脾气很大,经常发火,导致他的人际关系比较紧张,而且这样一个状态还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效率,非常的不顺畅,他想控制他的情绪,但是很难。他来就诊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你每次发火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问自己“我怎么了”?,第二,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发火”?,第三,问自己“我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这三个问题主要对标的是我们情绪的:第一个,我发生了什么情绪?第二个,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绪?第三个,我情绪背后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去多多练习这样的一些好方法,当然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经过练习,我们会很好地去掌握它。

第二个方法,我们建议大家做一些放松性的训练,呼吸就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性的训练。我们可以找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用鼻子慢慢地吸气,用嘴巴慢慢地吐气,这时候去感受腹部的收缩,感受全身肌肉的放松。给大家一个提示,当我们在做呼吸训练的时候,需要持之以恒,同时每一次在做的时候尽可能保持我们的呼吸均匀深沉缓慢,坚持几分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个方法,建议大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绪。比如,绘画就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在绘画过程中,我们通过色彩、通过笔触、通过线条,能够把自己内在的情绪很好的表达出来。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