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2月5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4-12-06 10:11:21

  间:2024125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王丽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刘清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杨舒楠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朱 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余汉东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群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的发布会也是“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二场。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标志着仲冬时节的开始。大雪时节天气将变得越来越寒冷,早晚温差大,要注意防寒保暖、保证充足睡眠,日常要注意保湿,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开窗通风换气。

大雪后天气寒冷,要格外关注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继续加强流感、肺炎、新冠等疫苗接种,科学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儿童、孕妇、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外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出现加重症状,及时就医。同时,大雪后雨雪和寒潮天气可能会随时到来,外出时注意防滑防跌倒,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着大雪时节健康养生和疾病预防的知识,请各位专家来回答记者的提问。我们请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女士;

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先生;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杨舒楠女士;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朱兰女士。

今天,我们还专门请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的群众余汉东先生,和我们一起分享他对健康运动、疾病预防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凤凰卫视记者:

大雪时节,天气寒冷而干燥,室内外温差比较大,易诱发感冒、支气管炎,包括哮喘等多种呼吸道疾病,请问在起居饮食方面如何调护,另外可以吃些什么来防治?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刘清泉:

谢谢。确实到大雪以后,气温比以前会明显下降,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就会逐渐增加。从中医整个健康要求来看,日常到这个时候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对头部、面部、腰部和腿部的保暖,要增衣加被。平时特别喜欢运动的朋友,在这个时候运动不要大量出汗,出汗容易阳气外泄,因为冬令季节是“收藏”的季节,收藏人的阳气,大汗以后阳气外泄,很容易寒邪入体,引发各种呼吸道传染病。

我们常讲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冬天顺应来讲就是要早点睡,可以晚点起,要养成这样一个很好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可以养阳气的。平时我们也可以泡泡脚,做一些艾灸来补阳气,比如灸一灸关元、足三里等等,这两个穴位大家可能不好掌握,我今天也专门拿了道具,大家看一看怎么来找。

关元穴在小腹部,肚脐叫神阙穴,神阙穴往下三寸,三寸是怎么量呢?每个人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就是三寸,肚脐下三寸的穴位叫关元穴,关元穴灸一灸,对于阳气的保护和养护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个穴位足三里,足三里是脾胃经非常重要的穴位,这个穴位可能很多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它的位置,膝盖下面有一个凹陷处,这个凹陷称为“外膝眼”,“外膝眼”往下直着来三寸,三寸也是四个手指这样的宽度。在胫骨外面一寸,这个位置就是足三里的穴位,足三里可以经常灸一灸,对于保护脾胃、保护阳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养生,这两个穴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饮食上来讲,老百姓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为什么冬天要吃萝卜呢?冬天我们吃的饮食往往都比较温补,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暖气供应非常充足,很容易造成体内燥热,所以大雪过后阳气更加郁闭,这个时候我们吃一点萝卜、吃一点梨养阴、润肺、透热邪,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比如炖各种汤的时候,可以放一点白萝卜,白萝卜能够缓解这种温燥。吃温补食物的时候,吃一点清热消食的食物是有好处的。这个时候天气燥,很容易咳嗽,导致嗓子痒、咳嗽的情况下,可以用花椒加一点梨炖一炖,或者用白萝卜切成片加一点花椒炖一炖,这样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散寒、润肺、润燥的作用。这时候要注意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的食品,燥热食品,这种食品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津液耗伤容易生燥。

另外,中医来讲冬季也是吃膏方进补的最佳时机,这时候我们也不要自己瞎去选,要想吃膏方,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很多中医院都有入秋以后的膏方门诊,去那里让大夫根据你的情况,一人一方调制膏方使用。当然你说没有时间怎么办?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比如秋梨膏,固元膏,这些都可以润燥清肺,缓解冬季以后燥热的情况。最后,还是希望每个人能够健健康康过冬天。

谢谢。

新华社记者:

在冬季特别是大雪节气之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请问疾控部门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来应对?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王丽萍: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也说到,大雪节气过后很明显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雨雪会增多,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也会上升。所以各级疾控部门和疾控机构会继续积极有效的应对,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体来讲:

一是我们将密切关注全球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动态,持续做好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哨点监测,开展多渠道的监测预警,实时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动态和病原谱,为临床救治和疾病防控提供依据。

二是及时开展疫情研判风险评估,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机构加强聚集性疫情的发现和规范处置,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减少、严控疫情的扩散蔓延。

三是针对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传染病,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有序接种疫苗,重点关注学生、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加强做好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疫苗接种率,减少重症和危重症病例发生的风险。

最后是要开展广泛的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核心知识的健康宣教传播,指导公众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科学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以及了解轻症居家休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及高危人群及时就医等预防知识。通过这样的健康宣教,提高群众的自身防范意识和健康素养,防范多种呼吸道传染病。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雨雪天气可能会随之而来,请问在雨雪天气,公众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在户外活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谢谢。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 杨舒楠:

谢谢您对天气的关注。针对冬季的雨雪天气,公众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的情况,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动态,并且要根据天气的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出行生活。比如说在雨雪天气来临之前,我们需要稍微储备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做好门窗的加固,检查家里的电力燃气等设施,做好防寒饱暖等工作。在雨雪天气发生的时候,一是我们要避免在恶劣天气的情况下外出活动;二是在室内使用取暖设备的时候,要确保安全使用,避免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况发生;三是在保证气温的情况下,还是要尽量多开窗通风,防止空气不流通导致身体不适。在雨雪天气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外出,但是如果真的确实需要外出的时候,要注意雨雪天气所带来的道路湿滑、道路结冰以及能见度降低所带来的风险,防止跌倒摔伤。特别是要照顾和关爱好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家长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避免儿童在冰上嬉戏打闹。要参加一些冰雪相关的体育运动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如果需要在外长时间活动,我们也需要注意增添衣服,尤其是注意手部、脚部还有耳朵等部位的保暖,以防冻伤或感冒等情况的发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期多地报道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增多的趋势。请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方面是如何做的?有哪些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谢谢。

    

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 朱兰:

谢谢您的提问。如今“小病在社区”这个理念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季节性疾病的诊疗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居民如果遇到一般的发热、咳嗽等症状,其实可以找到自己家门口的社区医院或者乡镇卫生院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扎堆到大医院,减少候诊、检查的等待时间,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公共场所的活动,降低人群交叉感染的风险。如果病情较重,比如出现持续的高热或者呼吸困难,或者有比较明显的胸闷、胸痛、咯血等症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会及时转诊。目前根据居民需求,我们在医联体内部的医疗机构实行慢性病用药目录逐步统一,以我所在的社区为例,我们目前应对冬季呼吸道疾病所需要的物资和药品配备是非常充足的。

我们也会充分发挥社区医生在联系群众和主动服务方面的优势,我们会利用电话、微信、云服务等方式或者上门随访等面对面的方式,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服务,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发热哨点诊室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前来就诊的发热患者,或者还有其他的症状、诊断不是很明确的患者,会开展登记、筛查、报告、治疗、转诊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做法都可以有效的防范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守护好群众的健康。谢谢。

中新社记者:

慢性病的管理和预防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请问基层社区医院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来防治此类疾病?谢谢。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