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1月18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4-11-19 10:09:31
时 间:2024年11月18日
地 点:丽水宝廷酒店3楼A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王仁元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吴舜泽 中共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
王宗明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翁志鸿 中共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委书记
纪建松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浙江丽水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我们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一场。
福建省三明市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结合国情和地方实际,探索形成并不断完善三明医改经验,为我国深化医改趟出了路子、树立了典型。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为切入点,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支持指导各地的医改向纵深推进。今年我们已先后在江苏省盐城市、福建省泉州市、河北省石家庄市、重庆市,召开了专题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典型地市和省份因地制宜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具体做法和进展成果,今天的发布会,我们来到了浙江省丽水市,在今天上午一些媒体朋友也专门到丽水的一些医疗机构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采访,也对有些情况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以及湖州市、丽水市的市、县和医疗机构的负责同志,来介绍浙江省、市在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有关情况。
我们今天的主题继续是“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我们请来了: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王仁元先生
中共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 吴舜泽先生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王宗明先生
中共浙江省丽水市景宁县委书记 翁志鸿先生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纪建松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
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随着三明医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请问浙江省是如何点面结合、创新推进医改的?谢谢。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王仁元:
谢谢您的提问。也感谢您对浙江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没有卫生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浙江认真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结合浙江实际,推动医改与卫生健康现代化互促共进,着力打造“看病不出省”重大标志性成果。在点上我们鼓励基层首创,以丽水、湖州、衢州三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为重点,探索培育了一批群众有感、具有鲜明浙江辨识度的医改典型。如丽水市首创“固定+流动”巡回诊疗服务,目前这项改革已在全省推广,我们统一配置标准化巡回诊疗车500辆,建成了“智慧流动医院”183家。湖州市通过医保总额预算、做实医防融合、打造“三医”协同数字治理平台等方法,率先推动县域医共体向县域健共体转型。此外,还在衢州探索打造区域医疗次中心等医改的一些新的做法。在面上我们坚持“三医”协同,纵深推进联动改革。强化保障,坚持“建设靠政府、运行靠服务”,稳定财政投入,同时,严控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切实降低药品耗材费用负担;同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目前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016年的27.3%提高到35.93%;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落实“两个允许”,工资总额增量向基层倾斜。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三明医改经验做法在浙江的深化落地,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三明医改经验中核心要点之一是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勇于担当的改革精神。请问地方党委政府在深化医改方面作出了哪些探索和突破?
中共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 吴舜泽:
谢谢您的提问,也谢谢对丽水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持。作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第一批示范项目所在城市,丽水始终坚持医改为民、医改惠民,因地制宜积极推进三明医改经验的丽水实践。首先,抓保障,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坚持党政一把手抓医改。一手抓投入,近五年投入资金101亿元,完成了122个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另一手也非常重要,抓编制保障,按标准足额核定人员编制,创新人事编制“县属乡用、乡招村用”,赋予医共体统筹使用编制、灵活配置人员权限,目前我们全市每千人执业医师数、注册护士数都达到了全省中上水平。其次是抓关键,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这几年,我们先后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1001项,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公立医院医疗收入比重从34.4%提升至38.2%,公立医院运行结构持续优化,初步形成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其三是抓改革,构建符合山区特点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家知道丽水是典型山区市,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路远、村点分散。我们因地制宜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在市级层面上,集中资源力量打造区域医疗高地,其中三甲医院4家,三乙医院1家,有几家医院,各位记者朋友上午都去参观了。县级层面,打造特色强院,今年有望新增2家三乙医院;我们推进县域15家医共体集约式发展,持续深化管理体制,全面建成县域检验、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5大共享中心,实现了基层检查、县里诊断。在乡镇层面上,我们探索“固定+流动”服务模式,刚刚王主任也介绍了这种模式,就是打破行政区划,整合资源在中心乡镇建设30个片区医疗中心,为周边乡镇百姓提供就近服务;同时,针对偏远山区乡村群众,打造了“智慧流动医院”,提供了定期上门服务,保证基本医疗服务“一个不能少”。这一模式入选了2023年度浙江省“十大医改典型案例”。
谢谢。
《南方周末》记者:
医疗机构是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直接关乎群众就医感受。请问丽水市中心医院在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过程中是如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纪建松:
谢谢您的提问。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升患者就医的体验感、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落脚点,打破学科和信息壁垒,不断优化服务模式,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务。一是整合资源,提供“患者不动医师动”的多学科诊疗服务。以“管理大部制,临床中心制”的理念,建成15个实体化运行的中心,涵盖了肿瘤、医学影像、急危重症等多个关键领域。如肿瘤中心,让原本分属于介入、放疗、化疗、靶向免疫、中医等不同科室的医生集中坐诊,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学科、个性化的诊疗服务。二是数智赋能,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建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将医疗服务范围拓展到预防、筛查、诊断、治疗以及康复的全流程,动态生成个性化的患者健康画像,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建议和服务。三是控制医疗成本,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当前,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均实现了区域的互认,2023年累计检查检验互认9.27万人次,节省费用199.19万元。再比如,肿瘤中心自实行多专业诊疗制度以来,均次费用从1.48万元降至1.36万元,平均住院日下降了0.83天。
谢谢。
《澳门月刊》记者:
“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是三明医改经验的重要内容。湖州市在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谢谢。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王宗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湖州市在因地制宜学习三明医改经验的过程当中,始终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在改革创新当中不断增进群众的健康福祉。首先,我们建立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抓医改,由一位副市长统一分管“三医”工作。市委改革委将深化医改工作纳入全市重大改革任务,市政府牵头建立“三医”协同会商机制,由市卫健委具体承担统筹协调工作,定期研究推进改革事项。其次,我们保持卫生健康投入稳定增长。切实履行好政府办医职责,“十四五”期间先后投入184.8亿元用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环境。近三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当中卫生健康支出年均增幅达到14.5%。第三,我们注重协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建立了2大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9大县域医共体,全市域实施医共体总额预算下的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形成“把预防做好、把健康管好就是效益”的鲜明导向。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2018年以来累计调整5000多个项目,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高到38%。我们按照动态缩小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收入差距、医院内部业务科室收入差距、奖励绩效工资占比这“三个结构性调整”的思路,推行以岗位年薪为主的薪酬制度改革,医务人员薪酬中稳定部分占比较2022年提升了11.3个百分点。
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看病不出省”是许多群众的期待。我们是如何提高重大疾病诊治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