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0月18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4-10-21 08:39:11
时 间:2024年10月18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沈海屏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魏丽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陈红辉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周长强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李国祥 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妇女健康关系着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宫颈癌作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推进宫颈癌防控工作,指导各地完善防治服务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多措并举加快宫颈癌消除进程,保护广大妇女健康。目前,我国妇幼健康核心指标已经位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加速消除宫颈癌 保障女性健康”这一主题,向大家介绍宫颈癌防治等有关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沈海屏女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魏丽惠女士;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陈红辉先生;海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周长强先生;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李国祥先生。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威胁广大女性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宫颈癌的整体流行情况和防治形势如何?我们采取了哪些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司长 沈海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022年我们国家新发的宫颈癌病例是15.1万例,发病率为13.8/10万,居女性癌症发病的第五位,当年死亡的病例是5.6万例,死亡率为4.5/10万,居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六位,从这两个数字大家能够看到,宫颈癌严重危害广大女性的健康,防控宫颈癌特别的重要。
宫颈癌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这个人乳头瘤病毒一般缩写叫HPV。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加深,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改变,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感染HPV这个风险在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也在上升,并且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根据国际上的共识,宫颈癌防治采取三级综合预防策略:一级预防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HPV疫苗接种,主要是减少宫颈癌的发生。二级预防措施包括宫颈癌筛查,癌前病变的治疗,主要是促进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三级预防措施包括给予确诊宫颈癌的患者临床治疗,健康管理和康复支持等等,主要的目的是减少宫颈癌导致的死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等一系列的重大规划纲要都把宫颈癌防治工作作为重要的内容,明确目标任务。2023年,也就是去年,我们国家响应国际社会关于在本世纪末将宫颈癌的发病率降至4/10万这样一个消除战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了教育部、财政部等10个部门,启动实施加速消除宫颈癌的行动,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宫颈癌的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推动消除目标的实现。
我们国家还从2009年开始在国家层面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全国妇联共同组织实施,为35-64岁的妇女提供宫颈癌的筛查服务。各地依托妇幼健康的服务网络,开展主动的服务,接受免费筛查的妇女群体在不断的扩大,宫颈癌的治疗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在保障女性健康、提升女性的预期寿命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谢谢。
新华社记者:
哪些人是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感染HPV一定会得宫颈癌吗?宫颈癌的防治手段都有哪些?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魏丽惠:
谢谢您的问题。我想,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际上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性生活过早、多性伴,而且没有保护措施。还有就是长期吸烟、营养不良,这类都属于HPV的高危人群。再一种是免疫功能低下的,比如一些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还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的,这种也属于容易被HPV感染的高危人群。第三种是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这三类人群都是HPV感染的高危人群。
关于HPV感染是不是一定得宫颈癌,其实HPV病毒在自然界很常见,大概有十几种高危的HPV型别,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来传播,当然极少也有一些经过接触来传播的。感染HPV并不等于你就得了宫颈癌,而且也不等于就一定会得宫颈癌。在感染的时候,绝大部分女性是可以经过自身免疫力把感染的HPV清除掉,其中只有10%或者更多一点的女性,发生HPV病毒的持续感染,当这种持续感染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出现了一些组织学的变化,这时候我们就叫癌前病变。癌前病变还不是癌,是处于感染后向癌发展的阶段,这种癌前病变如果我们及时的给予处理,它是可以阻断向宫颈癌发展的。但是如果不处理,其中有一部分将来会自然发展成为宫颈癌。
实际上从HPV感染到发展成宫颈癌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从感染到癌前病变这个阶段一般五年左右,从癌前病变进展到宫颈癌大概10-20年时间,所以从HPV感染到发生宫颈癌大概是有相当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病情可以继续进展,也可以逐渐向轻度转化。在这个阶段,如果给了筛查、给了治疗,是可以阻断它向宫颈癌发展的。而且我们在早期宫颈癌发现的时候,绝大部分也是可以治愈的。所以我们现在特别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治宫颈癌非常重要的手段。
刚才有问到预防宫颈癌的手段,我们现在提出预防宫颈癌要通过宫颈癌的筛查,世界卫生组织也推荐了三种方法,一种就是通过宫颈细胞学检查,很多女性都知道。还有一种是通过高危型HPV检测。再一种是醋酸染色肉眼观察,在缺乏医疗条件、医疗资源时可以用这种方法。还有一种是用HPV疫苗。HPV疫苗上市以后在我们国家开始应用,使我们预防宫颈癌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及时给予治疗,加上HPV疫苗的接种,是可以采取非常好的措施来预防宫颈癌的。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们知道济南正在探索宫颈癌综合防治模式,请问济南如何结合本地情况开展这项工作的?谢谢。
山东省济南市副市长 李国祥: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谢谢媒体朋友对济南这个问题的关注。我市2021年把率先消除宫颈癌作为“健康济南”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先后为全市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以及农村和城镇低保、灵活就业、无业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纳入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市区财政累计投入达到了9000余万元,市政府统筹安排教育、财政、工会、妇联、市卫健委等部门加强协同,构建了主动预防、定期筛查、规范诊治、贫困救助、信息管理“五位一体”宫颈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保障项目实施的效果。
为了提高适龄女性疫苗接种和筛查意愿,方便群众就近接受服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引导工作,全市191个HPV疫苗接种门诊对接273所学校。截止到目前,已为10.6万适龄女孩提供免费的接种HPV疫苗服务,目标人群接种覆盖率达到了91.5%;为67.6万名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筛查,人群筛查率已经达到了60.5%。
依托济南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和“疫苗全程追溯信息系统”,搭建宫颈癌综合防治信息平台,打通妇女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和随访等个案信息,在全市95个筛查机构、20个转诊医院和部分女职工查体机构启用,开发HPV疫苗接种和筛查登记小程序,实现了预约、查询“网上、掌上”高效办成,切实做到便民利民。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谈到宫颈癌就会提到HPV疫苗的接种,目前内地也有多种HPV疫苗上市,请问疫苗对于预防宫颈癌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是否是接种了疫苗就不会再得宫颈癌?谢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魏丽惠:
谢谢。HPV疫苗能够阻断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从而有效降低宫颈癌的病变发生率。现在全球有大量的临床研究,就是上市前的临床研究和上市后的真实世界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现在的5种HPV疫苗都有非常高的保护效率。我们国家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其中二价疫苗可以预防HPV16、18型感染,我们知道,HPV16、18型是最容易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重要的感染型别。还有四价、九价疫苗,这三种疫苗都可以有效预防70%以上的宫颈癌发生。在预防宫颈癌发生的同时,疫苗对生殖道的湿疣,以及相关阴道、肛门、肛周等癌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无论哪种疫苗接种都可以有效的预防宫颈癌,而且对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也就是从来没有被HPV感染的女性接种疫苗效果是最好的。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瑞典在2006-2017年对他们国家170万10-30岁的女性进行HPV疫苗接种,然后进行了随访,发现17岁以下接种了疫苗的女孩,当她们长大成人时,与未接种疫苗的女孩比较,减少了88%宫颈癌的发生。在17-30岁的女性,减少了53%宫颈癌的发生。就说明了HPV疫苗接种确实可以很好的预防宫颈癌。鉴于三类HPV疫苗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和预防效果,所以适龄女性可以根据当地提供的HPV疫苗的品种和自己的经济能力,以及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接种,早接种早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这里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由于HPV疫苗是一个预防性疫苗,它没有治疗作用,所以接种疫苗以后必须还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因为有一些型别没有包含在疫苗里头。另外还有一些严重的宫颈癌与HPV感染没有相关性。所以这点是要特别强调,接种不接种疫苗都一定要坚持定期的来做宫颈癌筛查。谢谢。
《湖北日报》记者:
定期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措施,我们了解到湖北省在三年内实现了对城乡适龄女性的宫颈癌筛查的全覆盖,请问湖北省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