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10月17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4-10-18 08:48:04

  间:2024年10月17

  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河北报业大厦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

  宾:马宇骏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俊红  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委书记

        蔡云龙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区长

        曹琴英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刘  群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经验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抓手,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学习借鉴。石家庄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强化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三明医改经验的内涵。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围绕“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这一主题,请石家庄市、县、区和医疗机构的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三明医改经验学习推广情况。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嘉宾有: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马宇骏先生;

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委书记王俊红先生;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区长蔡云龙先生;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曹琴英女士;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桃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群女士。

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接下来,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三明医改经验中有条更重要的经验,突出政府主导,请问石家庄市在落实政府办医主体责任方面有哪些工作经验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长马宇骏:

谢谢新华社记者的提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的战略性部署。大家知道,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就是公益性、公平性和可及性。这三个特点就决定了政府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这项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更方便舒心地看病。这也是我们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医疗改革的初衷和目的所在。

作为市政府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我想这里面有三项重点工作给大家做个介绍。总结起来就是“三抓”:抓投入、抓服务、抓统筹。一是抓投入,努力让医疗资源更加均衡地匹配。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公共财政为公共事务服务的理念,近三年累计投入370多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市新改建扩建医院数量达到31所。预计到明年底,也就是“十四五”末,万人口全科医生数量从5年前2.26人,提高到4.26人,千人口护士数量从4.17人增加到5.2人,群众就医的需求将得到更好地满足。

二是抓服务,努力让群众就医体验更加良好。其实群众去看病去就医,有两个主要目的,一个是看病能更省钱少花钱,另外一个就是在就医的过程中更暖心更放心。围绕这两个目的,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集中带量采购等措施,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达到了50%以上,耗材的价格下降了70%以上。我们最近三年先后调整了2720项(医疗服务)价格,CT检查、血液透析等降幅在20%以上。为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推行一站式分时段诊疗服务和网上自助结算,落实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属性,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让群众看病多一些便利,多一些温暖。

三是抓统筹,努力让各方改革目标更加一致。大家知道,医改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方方面面,我们在学习三明医改经验基础上统筹卫健、编制、人社、市场监管等各方面力量推动医改不断深化。实行了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年薪制,年薪由同级财政负担。医务人员全面实行全员工分制绩效改革,全市医务人员薪酬总量核增5%以上,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为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们从市本级事业单位编制中安排了自收自支编制1200名,用于补充县级公立医院、疾控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需求。去年,我们通过全国竞争性评审,石家庄非常有幸地入选了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城市。这个示范城市的取得,一方面说明了过去几年我们在学习三明经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必将为医改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谢谢马市长,请继续提问。

 

澳门月刊记者:

作为市级龙头医院,请问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做了哪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健康更有依靠?谢谢。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曹琴英:

感谢你对医院的关注,利用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区域内高水平医院,也是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三项举措:一是做强特色专科,我们围绕区域内常见病,我们重点打造了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疾病诊疗中心和学科群,同时我们选派了200余名的技术骨干到北京进行学习。我们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是136项,以前不能在医院开展的心律失常的手术、血管外科,以及眼科等疑难比较复杂的手术,现在在院内就能完成。比如说我们新成立的心律失常科,成立近两年来我们接诊了5000余例患者,过去到北京天津看病的省内患者,在本地就能够看得好病。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多学科的诊疗,对于一些复杂的疑难的患者,我们有多个学科、专业的专家进行联合诊疗,给患者提供一个最优的治疗方案。

2023年至今,我们这种多学科的诊疗有614例。举个例子,到我院分娩的一个孕妇,她患有罕见的脑血管瘤病,同时有脑出血病史,住院以后我们组织多学科会诊,除了产科专家,我们还有神内、神外、麻醉、影像,以及新生儿科专家进行了联合诊疗,我们制定了综合的诊疗方案,在手术的诊疗当中,神外的专家,麻醉科,新生儿科的专家保驾护航,让孕妇顺利生产,保障了母婴安全。同时,我们也高度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我们开设了眩晕、头痛等专病门诊,对于不熟悉医学常识的这些患者到医院看病往往不知道找哪个科,那么这些专病门诊能够使这些患者选得准、找得到、看得好。同时我们也加强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看病更便捷。同时在检查结果互认方面,我们医院是首批京津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单位,我们利用全市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与42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了互认共享关系,这样能够避免患者重复检查,也能减轻患者的就医负担。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胡强强:

请继续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藁城区在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后,老百姓真正能够享受到的实惠有哪些?谢谢。

    

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民政府区长蔡云龙:

感谢您对藁城的关注。我们重点从几方面下功夫。首先是画好全区一张规划图藁城区南北狭长,人口众多政府经过研究,确定由区人民医院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牵头组建两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才统一使用,药品统一采购,医疗设备统一调配,并整合区疾控局、区妇幼保健院等公共卫生机构,形成全区一盘棋发展格局,整体提升全区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能。其次是联通全区一张信息网,政府投资1100万元建设医共体信息平台,打破区乡两级和两个医共体之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通共享,特别是在远程诊断方面极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实现乡级检查区级诊断结果互认,不仅节省往返时间,而且费用还可以节省一多半,可以说老百姓花更少的钱、跑更少的路,享受了良好服务。第三是推动医防融合一体化,突出健康为中心,政府出资300多万元对辖区35-64岁的居民免费开展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筛查,由区、乡、村三级208个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亲情巡诊服务,定期随访,规范诊治,指导健康生活。今年以来筛查3.1万人,巡诊162次,深受群众好评。2023年以来,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门诊次均费用同比降低2.64%,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同比降低16.26%。可以说,医共体建设既方便了基层群众就医,又减轻了群众负担。谢谢。

健康报记者

县域医疗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请问正定县在健全急诊急救体系提升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委书记王俊红:

谢谢您的提问。正定县作为一个旅游大县,来的游客非常多。十一期间来的游客就达到300万人次,同比增加了59%,为了保障本地群众和游客生命健康,正定不断强化急救能力建设。主要是分三步实施。

首先是健全急救体系。以县医院为中心,在中医院增设急救分中心,在每个乡镇卫生院设置了急救站点,配备了救护车,纳入全县的统一调配,形成15分钟的急救圈,构建县域急救一张网,满足患者需求。

二是提升急救能力。县政府出资650万元建立了急救信息化平台。出资110万元为乡村两级医疗机构配备了动态心电图监护仪和心电图机,实现了县级与基层间的心电信息互通,实现了乡检查县诊断,可以说方便快捷,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抢救时间。今年3月份,我们正定县有一个乡镇是南楼乡,是偏远乡镇,一名患者在乡卫生院检查时发现心电图异常,通过远程上传,经过县医院诊断为急性心梗,我们迅速开通了绿色转诊通道,这个患者15分钟就被送到了县医院,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三是普及急救知识,今年我们在全县范围组织开展了急救科普知识进景区、进学校、进农村“八进”活动,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