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8月6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4-08-07 09:16:29
时 间:2024年8月6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胡强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王丽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龚燕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
马长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
张 漓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于予英 北京市东城区赵家楼社区群众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胡强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健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普及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预防疾病于未然的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主题,已经召开了三场专题发布会,邀请卫生健康不同领域的专家,介绍防病治病、预防保健的科学知识,做科学、权威、实用的科普,也是普及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渠道。
明天,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但并不是酷热与凉爽的分水岭,天气不会马上凉下来,还会伴随一段夏季的余热。节气交替之际,我们对健康饮食、合理作息、适量运动、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知识还是应该有一些了解。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将继续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这一主题,重点介绍立秋时节的一些健康养生与疾病预防的知识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丽萍女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女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马长生先生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漓先生
另外,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还特别邀请了一位普通群众代表,北京市东城区赵家楼社区的于予英先生,请他就健康方面分享一些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体会。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但暑热未尽,昼夜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请问有哪些养生保健方法可以预防这些疾病?谢谢。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 龚燕冰:
感谢提问。这两天马上立秋了,我们感受到了早晚的风也是有了一些凉意,但是白天还是很闷热,这和我们立秋时段还在伏天是有关系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秋燥”还有点早,这个时候我们除了要避免这些凉风的侵袭之外,还是要继续防暑祛湿,所以这个时候的感冒预防我们要兼顾祛湿和祛寒。
我给大家推荐一款代茶饮,陈皮姜茶。陈皮是有健脾祛湿兼理气的作用,生姜有解表散寒、温胃止呕、温肺止咳的作用,这两种食材我们可以各取3-6克泡水喝。立秋过后的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肺燥,会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我们中医认为五色对五脏,燥邪是伤肺的,白色入肺,这时候可以进食一些白色的食物,有滋阴润燥的功效,比如百合、梨、银耳等等。
如果出现了感冒的症状,比如有流鼻涕、咽痛这些症状,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穴位,这个穴位叫列缺穴,是手太阴肺经上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也是非常好找的,我给大家演示一下。我们可以把两手的虎口交叉,一只手的食指压在另一只手的桡骨茎突上,食指位置会感到一个明显的凹陷,凹陷的地方就是列缺穴。我们在揉按列缺穴的时候,会起到一个宣肺解表、温经通络的作用,这个穴位我们也可以用拇指去按,找到这个穴位之后,拇指这样揉按,每次可以揉按一到两分钟,对侧也是同样的,可以反复进行揉按
在起居方面,立秋时节白天越来越短了,夜晚越来越长了,《黄帝内经》当中提倡顺应天时“早卧早起”,等到了冬天,夜晚会更长,提倡的是“早卧晚起”。在这里面,我们提倡早睡,也是顺应了秋季收敛的特性,早起是为了防止收敛得太过,帮助阳气的生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