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7月22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4-07-22 18:59:34

  间:2024722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常昭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魏文斌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

        黄亚博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

        宋英杰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节期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阳光猛烈、气温最高的时段,多数地区雨水也会显著增加。“湿热交蒸”在此时达到顶点,自然环境的湿热也常导致人体湿热重,易引起脾胃虚弱。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较为频繁。

大暑时节炎热至极,防暑降温是首要任务,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预防中暑。在饮食上,要注意养护脾胃。同时,应注意静养身心,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

今天的发布会,将围绕“时令节气与健康”中的大暑时节介绍一些健康知识,请各位专家来回答各位记者的提问。我们请来了: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常昭瑞女士;

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魏文斌先生;

江苏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医师黄亚博先生;

中国气象局首席气象服务专家宋英杰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就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凤凰卫视记者:

随着盛夏的来临,不少民众计划外出旅行享受自然风光。请问他们在出行前应该如何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对于出境游来说,在衣食住行方面需要准备哪些来预防常见的疾病?谢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常昭瑞:

感谢您对这个问题的关心。暑期来临,是旅游的高峰季节,为使公众旅途安全、顺利,提升旅游的体验感和质量,建议出发前做好如下准备:

一是要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的一些信息,重点关注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提前做好防范,比如说出国旅行前要接种必要的疫苗,合理安排出行。

二是了解自己和同行者的健康状况。如有身体不适,尤其是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建议请医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再决定是否出行。

三是准备必需物品,常用药品、口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洗手液、驱虫剂等防蚊虫叮咬用品等。

旅行中,一是要注意喝白开水或瓶装水,食用海鲜、肉类、蛋类等食品的时候,要煮熟煮透。用餐的时候,要选择符合资质、卫生条件好的餐厅。二是要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接触野生动物。三是预防蚊虫叮咬,尤其是前往有虫媒传染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要特别注意预防虫媒传染病的防控。首先,要选择环境整洁、防蚊设施条件比较齐全的酒店住宿,户外活动的时候要穿浅色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皮肤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驱虫剂,避免蚊虫叮咬。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尽量不要在野外宿营,如果确实需要,应使用帐篷,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涂抹驱虫剂。四是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尤其是前往环境密闭、人群密集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风险。五是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就诊。

境外旅游返程时要主动配合做好入境检疫,如实填写健康申报卡。做好自我健康监测2-3周,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骨骼痛、皮疹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且告知境外旅居史。谢谢。

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此前有消息报道,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视力视光中心宣称“摘镜”“视力痊愈”“近视克星”等,请问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近视问题,又该如何正确看待一些药物以及仪器对于儿童近视的防治效果?谢谢。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