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就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3-10-11 11:42:37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0月9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有关情况。
主持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的发布会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首先向大家通报近期出台的卫生健康重要政策文件的有关情况。
一是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制定并公布了第二批罕见病目录,进一步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的健康权益。
二是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2023年第6号公告,发布8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3项修改单,参考国际相关法规和通行做法,更好地维护我国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三是发布2023年第8号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审评机构组织专家对桃胶等15种Ⅲ型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
以上是近期工作情况的通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2023年10月10日,也就是明天,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增进健康福祉。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加强心理健康的促进工作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已经纳入全国深化改革和社会综合治理范畴,我们设立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开展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覆盖全人群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和工作机制。相关部门、全社会正在共同努力,积极应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先生,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先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先生,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请各位记者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新华社记者
想请问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整体情况如何?以及卫生健康部门有哪些工作举措?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
李大川
谢谢您的提问。心理健康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卫生健康委近年来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概括起来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儿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构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服务网络,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有关意见》,其中专门就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作出了具体部署。同时,我们和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门在全国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试点工作。其中,明确将完善教育系统的心理服务网络,以及加强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作为重点来指导试点地区探索完善心理健康体系。截止到目前,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试点地区96%的村和社区,包括100%的高校和将近95%的中小学都设立了心理辅导室或者社会工作室。
第二,通过强化医疗卫生系统心理健康的服务能力建设,来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这些年来,我们持续加强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建设。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持续做好精神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不断提高精神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在规范诊疗方面,我们制定出台相关的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第三,我们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来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能够落地见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其中有三个专项行动方案,包括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和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三个专项行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作出了部署。同时,从2021年起,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里面还设置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试点项目,组织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的社会动员、科普宣传、筛查评估等试点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和推广。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请问,引起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会有哪些影响?谢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
郑毅
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儿童青少年处于心理健康快速发展时期,很多内因外因都会引起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概括起来讲,生物、心理、社会、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内因主要包括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发展,可能出现了偏差,他对一些适应就会产生困难,出现严重的适应方面的问题,比如说他对认知方面容易出现认知扭曲,情绪方面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抗挫能力比较差,心理韧性不足,这些都跟他的生长发展过程形成的问题有关。
外部因素主要是家庭、学校、社会这些相关的环境方面造成的压力,家庭的因素大家都比较熟悉,像父母的教育方式,还有早期教育的适度程度,比如说过分偏向于知识文化,忽视了能力,忽视了适应机会,忽视了他交往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孩子大了以后心理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还有家里忽视型、溺爱型、矛盾型教育,都会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学校大家都很清楚了,学校应该是以学习为主,所以学习压力,还有学校的同学关系,这些竞争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压力。但是压力和他的承受力是相辅相成的,有的时候很大的压力,可能有些孩子承受能力很强,不成为压力,有的孩子承受能力弱,就会形成很大压力。这些环境变化对孩子来说是影响因素。
还有社会环境,比如现在网络的管理,孩子游戏的使用,还有一些跟社会交往的机会,比如有些区域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可以说是内外因的综合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调整和控制,很多儿童时期精神心理方面的障碍会影响终身,最简单的是首先影响他的社会功能、他的学习,他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厌学拒学,有的孩子智力很好,但是就是不敢上学、不去上学,严重的逆反,有的情绪出现严重波动,要么是消极,要么是情绪暴躁,这种情绪变化也是很常见的影响。还有一些是行为方面,有攻击行为或者有自残行为,还有一些逃避学校,到社会上和坏孩子为伍,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些行为的异常。
因为孩子是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精神障碍不像一个简单的感冒发烧,病毒感染,对抗了它就消失了。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好的话会影响终身,也就是说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轨迹受到了影响。以前可能会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孩子,家里环境各方面智商水平都很高,但是由于心理障碍可能就会厌学拒学,不能很好完成学业,不能完成学业以后整个生活都会出现问题。还有一些儿童时期的问题也会发展到成年,比如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这些问题也会导致成年时候严重的问题。所以成人当中也有大量儿童时期心理健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影响终身的大的问题,早期干预是非常关键的。谢谢。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想请问教育部门,近期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了哪些部署?工作的重点又在哪些方面呢?谢谢。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
感谢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关注最近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政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促进学生健康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了一系列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为进一步全方位高质量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