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5月8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3-05-09 10:07:52

  间:202358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  清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

        梁万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陈  操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

        王贵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各国要从应急模式过渡到新冠疫情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不能停止工作。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要继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有效掌握病毒变异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增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临床救治能力。

要继续加强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人员健康监测。

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的防控工作。

我们请来了: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先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先生;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先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先生。

请他们共同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世卫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决定主要基于哪些方面考虑?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谢谢你的提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对疫情的流行态势、病毒变异特征、人群免疫屏障和系统的应对能力建设这四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从当前疫情的流行态势来看,全球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住院人数、重症住院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处于较低水平和持续下降状态。第二,虽然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有些变异株出现了免疫逃避能力增强的情况,但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致病力、病死率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第三,虽然全球疫情风险仍然较高,但人群通过自然感染和主动疫苗接种的免疫,已经建立了比较良好的免疫屏障。第四,三年多来,各国都加强了医疗救助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能力建设,包括人力资源、防控设备、疫苗药品等多方面的能力都在持续加强,大多数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防控能力。综合这些因素,人群和卫生系统的抵抗力与新冠病毒之间已经取得了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符合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这一事件是严重的、突发的和突如其来的;二是疫情可以通过跨境跨国的传播;三是需要世界各国协调一致的国际反应,来应对这种事件的危害。综合评估认为,全球的新冠疫情达到了《国际卫生条例》关于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要求。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