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通知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3-03-17 16:05:54
国卫办老龄发〔202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民政厅(局):
2016年起,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民政部组织开展了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遴选确定了北京市东城区等两批90个国家级试点单位。试点单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重点任务,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能力,取得积极成效。我们对试点工作典型经验进行了总结,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政策协同
(一)加强部门工作合力。一些试点单位成立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政府统筹、卫生健康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定期召开由卫生健康、民政、医保等部门参加的医养结合工作协调会,研究解决问题困难。广东省广州市通过医养结合工作联席会议,整合卫生健康、民政、医保等部门评估标准,建立统一的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制度。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每年与卫生健康、民政等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协同推进医养结合。
(二)落实完善政策措施。试点单位均制定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强化督促落实。四川省攀枝花市将推进医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健康攀枝花、老龄事业发展等多项规划,制定多项措施支持医养产业发展。陕西省安康市把医养结合纳入重大民生工程和新兴产业项目,制定医养结合发展规划,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若干支持性政策。山西省太原市发布医养结合标准体系、机构和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湖北省随州市建立市级考核奖补、部门指导培训、镇村组织实施的三级联管工作机制,加大督导考核力度,推动农村地区村卫生室和日间照料中心毗邻规划建设。
二、健全投入机制,加强服务保障
(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2年向乌鲁木齐市等地拨付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000万元,建设一批乡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年安排财政资金1721万元,为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发放一次性建设和运营补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投入财政资金440万元,在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二)发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单位中有17个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双试点”为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吉林省长春市确定25家居家失能人员照护服务定点机构,将生活照料类、医疗护理类的18项服务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浙江省嘉兴市健全筹资机制、服务项目、待遇保障等,2017年以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累计支付6.23亿元,惠及4.52万名失能老年人。山东省青岛市实施农村地区长期护理保险提升计划,引导护理机构向农村地区拓展,全市的1014家定点护理机构中,有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