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3年1月3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3-01-04 19:14:06

  间:202313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宾:黄璐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清泉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

    张忠德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

    齐文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医疗救治实践中,中国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筛选出“三药三方”等临床有效方药,对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农村是做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保障的重点地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是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要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老人儿童防护等工作,加强日常健康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特别是要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

要坚持辨证施治,合理选用对症药物;加强用药指导,做好跟踪随访,保障用药安全。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中医药医疗救治工作有关情况。

我们请来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先生;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先生;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先生;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先生,请他们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几位嘉宾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投身到疫情防控一线,无论是在武汉时期还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首先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下面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中医药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谢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

谢谢您的提问。经过三年疫情防控,我们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中国方案,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患者可以分层干预。当前,流感、感冒、新冠交织在一起,对于患者,可以选择对症使用的中药,居家进行治疗,减轻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和压力。

第二,可以发挥中医药在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可以以中医药为主导,重型、危重型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轻型、普通型患者,中医药进行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清除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缓解临床症状。对于有可能转重的患者,及早进行中医药的干预治疗,可以降低转重率。对于重型、危重型的患者,可以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阻断或减缓重症向危重症的发展,促进重症向轻症的转变,减少病亡率。对于上述的疗效,在去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专家评估会报告里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三,在康复中的作用。很多患者都有亲身体会,核酸转阴以后还有咳嗽、乏力、出汗等症状,中医药可以对症治疗,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因为在中成药的使用中,很多药的适应症都有风寒和风热的区别,请问我们应该如何区别自己的症状是寒证还是热证,怎么用药才能更对症、更有效?谢谢。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谢谢,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应该说,近期很多人都在咨询用药的风寒、风热问题,说明大家对于如何辨识和认识风寒风热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这样的疾病来看,中医称为“疫病”,通俗的话来说,它就是传染性很强的外感病,既然是外感病,不管它是风寒的诱因还是风热的诱因,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都表现出发烧、怕冷、乏力、咽喉疼痛等等这些症状。首先,不管是风寒、风热引起的临床不适,我们运用具有解表功能、治疗感冒的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当然,如果有专业医生从中医理论进一步区分开风寒风热进行治疗,可能疗效会更为迅速一点。

从临床来看,什么样情况下是风寒,什么情况下是风热,临床出现发烧、很怕冷,老想穿一些厚的衣服,肌肉比较酸痛、咽干咽痛、乏力、鼻塞流涕,这样的症状我们往往把它归属在风寒的诱因所导致的,这类疾病我们往往服用疏风解表这样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就够了,比如在北京地区或者北方地区常用的感冒清热颗粒,传统的名方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等,这些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果有一部分人出现发烧,发烧很重,体温可能到39摄氏度,这时候咽喉疼痛非常明显,没有怕冷的明显感觉,只是感觉肌肉酸痛,不是冷的非要穿厚衣服、盖厚被子,有乏力、咳嗽的情况下,从中医的归属上,它可能是风热诱因所导致的疾病。这时候我们要用一些疏风清热或者化湿解表、清热解毒这类的中成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里面推荐的一些药物,比如连花清瘟、金花清感、疏风解毒、宣肺败毒、清肺排毒、热炎宁、银翘解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痰热清、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等。

当然,从患者来讲,如果有了这样的症状不适的时候,选择中药的时候,选准了一种,这一种药物按照说明书,或者咨询一下专业医师来进行服用就够了,如果服用1-2天,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者持续加重了,烧一直退不下来,没有任何退烧的现象,还是希望及时到医院、到医疗机构去就诊,千万不要盲目吃,这个药不行,马上加另外一个药,再加上另外一个西药,这样加来加去,可能会有很多不良反应,这是不科学不规范的服用方法。当然,一些特殊人群、家里面或者人群里面一些重点的老年人,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人群有慢性基础病的,比如有肿瘤的,还有免疫相关疾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做常规透析的,这些人群如果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吃中成药的时候一定要向专业医师咨询,在医生的规范指导下才能真正取得很好的疗效,否则可能会耽误病情、延误病情,如果等到很重了再到医院去救治,最佳的救治时期就错过了。谢谢。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请问,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如何选用中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以及需要注意一些什么?谢谢。

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

谢谢,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全社会都非常关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我们如何选择中成药?老年人的体质就是正气虚,各种机能下降,尤其是80岁以上,还有很多基础病的,平时有慢性病的人,正气虚、肾气虚、脾气虚。他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分三个期,早期症状很轻微的时候,老人的用药前提是早期干预、全程干预,一定要早期,当他一出现恶寒、头痛、发烧或者胃肠不好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选药了。怎么选药呢?原则是阻断它向重症发展,是我们干预这类情况的首先原则,所以对它的主要症状要进行强烈的干预,如果他是以发烧为主的我们就用清热解毒,寒湿为主的我们就驱寒解毒为主。如果这个病以湿邪为主,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就化湿解毒,如果以气喘胸闷为主就宣肺解毒。根据这三个不同来选择“三药三方”,化湿败毒、宣肺败毒、清肺败毒,这三个方是一个很好的阻断老年人向重症发展的药物。更主要的是,老年患者的本质就是虚症,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程扶正。怎么扶正呢?补气为先,用西洋参、太子参,出汗多的温阳,西北地区多燥邪,就滋阴治疗,每个地方都有沙参、麦冬。知道怎么去选,知道是为什么,就可以阻断,如果没有清肺排毒汤怎么办?还有“三药三方”,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来的一些中成药。一旦出现高热不退、胸闷不舒服,尽快去专业的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处理。

儿童目前治疗的可选药物不多,但是中医药在儿科方面,尤其是在外感性疾病方面有优势。儿童的体质就是骄阳。比如这一波疫情中,广东高烧的患儿比较多,中医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组成健儿解毒方,大多数患者可以在24小时、36小时内把体温降下来,留下一点点咳嗽,很快就康复了。但是由于儿童病情进展非常快,如果持续高烧,并且出现一些抽搐、惊厥等情况,要尽快去医院。儿童的病情来得快、去得快,所以要关注好患儿体温的情况。

中医药在这几千年来治疗孕妇的过程中,都是用中医药,因为中医药里面对于孕妇或者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已经列得很清楚,所以我们在治疗孕妇的高危症状时,针对高烧、剧烈咳嗽、便秘这三个主要症状,中医药的效果非常好,我们就选用中医药药典里面记载的对孕妇、胎儿没有影响的药物,现在也在广泛使用,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出现高烧持续不退或者出现并发症,一定要去医院诊治。另外,孕妇服用这些中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很多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不少人也担心这种反复持续的咳嗽会不会变成肺炎。请问治疗这种咳嗽应该怎么办?如何选用中药?谢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感谢你的提问。我们知道,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所以咳嗽主要是来清理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新冠肺炎在后期主要是余邪未尽、正气受伤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比如痰热未清,肺阴受伤,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遗留咳嗽。像这种咳嗽往往有痰少、色白、质粘,或者伴有咽痒的症状。所以临床治疗也从这两个角度着手,一方面是扶正,扶正就是养阴润肺,另外就是祛邪,清热化痰。有些中成药效果还是不错的,像急支糖浆、养阴清肺丸、杏贝止咳颗粒,这些中成药在治疗方面都有不错的疗效。刚才记者还问,咳嗽持续时间久或者咳嗽加重会不会引发肺炎,这可以明确的说,咳嗽本身不会引起肺炎,如果是肺炎的咳嗽,一定会有持续发热、喘促,大量的黄粘痰,以及食欲的严重下降。如果出现肺炎咳嗽的症状,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家里如果有老人、有小孩,他自己表述不清,出现了咳嗽,我们要看他的精神状态,如果老年人精神委靡、食欲下降,小孩呼吸急促甚至口唇紫绀,这些都不是很好的情况,要及时送医。谢谢。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