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10月30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1-10-31 11:48:48
时 间:2021年10月30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嘉 宾:吴良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郭燕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傅 卫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
李政良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
王华庆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米锋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期,国外疫情仍处于较高流行水平,部分周边国家疫情快速上升,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截至10月29日24时,近14天内,全国有14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当前疫情仍呈快速发展态势,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要全力推进各项防控措施提质提速,把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实做细做到位。要充分发挥核酸检测和流调队伍作用,确保风险人群及时有效排查管控。要坚决做到应隔尽隔、限时隔离、规范隔离,严格社区封控人员足不出户,及时切断疫情传播链,尽快控制疫情波及范围。要针对老年患者较多的情况,“一人一策”精准施治,提升医疗救治效果。要严把外防输入的各个关口,坚决防范新的疫情输入。要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截至10月2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亿6222.6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10亿7038.6万人。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女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女士;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先生;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请他们共同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媒体的提问。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1-10-30 15:01:02
新华社记者:
上周发布会提到,本轮疫情进一步扩散的风险仍在加大,请问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形势有什么最新变化?谢谢。2021-10-30 15:01:16
吴良有:
谢谢您的提问。总体看,本轮疫情点多、面广、线长。从目前疫情发展态势看,内蒙古额济纳旗自10月25日以来连续4日未再发现溢出外地病例,疫情扩散外溢风险已有效管控。当地近日新增病例主要从集中隔离点中发现,前期各项防控措施成效开始显现,疫情社区传播态势基本得到遏制,下一步将继续强化风险区域管控和核酸检测工作,尽快彻底控制疫情。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等省份连续4天以上没有新发病例,这些地区的疫情正在得到有效控制。北京、河北、山东、青海、宁夏等省份疫情基本平稳。我们将持续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甘肃省近期的病例主要从集中隔离点发现,个别地区在社区筛查中发现零星病例,下一步将加快对感染来源调查和传染源管控,尽快切断社区传播链条。黑龙江黑河疫情自10月27日报告以来发展迅速,根据目前流调和病毒测序结果,本次疫情与近期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本土疫情均无关联,是一起新的境外输入病毒引起的疫情。目前新增病例主要通过全员筛查和主动就诊发现,提示当地已发生社区传播,并且存在扩散外溢风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强有力的工作组赶赴黑龙江黑河指导、支持当地开展风险人群排查、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应急处置工作。
本轮疫情暴露出一些地方存在思想上松懈麻痹、常态化防控应急准备不足、责任落实不到位等薄弱环节。随着天气转冷,周边国家的疫情流行加剧,全国特别是口岸地区应进一步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高风险人群筛查和闭环管理,强化疫情监测,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严防出现多点暴发流行的局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指导各地落实联防联控机制部署,从快推进核酸检测和流调溯源,从严加强隔离点管理和社区管控,从紧排查高风险人员和场所,推动各项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尽快有效控制疫情。谢谢!2021-10-30 15:05:5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记者:
我们关注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发文,提出进一步强化当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服务,要求核酸检测机构提供24小时的服务,“愿检尽检”人群要力争6小时之内报告结果,请问如何保障核酸检测的服务措施落地落实?谢谢。2021-10-30 15:06:26
郭燕红:
核酸检测是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及时发现感染者、锁定感染范围以及降低传播的风险,落实早发现的各项措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疗救治组对于提高核酸检测的能力,特别是保证质量和效率,多次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并做出部署。近期,为了提高核酸检测的服务便利程度,我们再次提出了相关的工作要求,主要是聚焦“三化”。
一是布局的合理化。我们要求地方以设区市为单位,对核酸检测点进行网格化布局,让老百姓、人民群众能够就近获得核酸检测的服务。二是信息的公开化。我们要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通过官方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及公共服务的小程序向社会公布辖区内所有核酸检测机构的名称、工作时间、联系电话、地址等,同时我们也鼓励开发可视化地图,便于公众查询。三是服务的便利化。我们要求核酸检测机构要向社会提供24小时检测服务,原来对“应检尽检”要求4-6小时以内反馈检测结果,现在我们要求对于“愿检尽检”的人群也要力争在6小时以内及时反馈结果。
为了保证这些要求的落实,我们主要的措施聚焦三个方面:一是要求各地对这项工作进行再部署和再要求。各地近期内对核酸检测的各项工作都进行了部署和检查。同时各地也都成立了工作专班或者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对核酸检测的工作加强领导和检查督导。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核酸检测工作的调度。从去年以来,我们建立覆盖全国核酸检测机构信息系统,通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及时掌握各地核酸检测服务的开展情况,同时还能够动态了解检测服务量的变化。此外,各省份也都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加强了对核酸检测从样本采集到转运,到进行实验室检测,以及报告结果这样一个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全流程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对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及时调度和指导。三是适时开展抽检。我们结合疫情防控形势,适时对部分地区进行抽检,重点检查核酸能力的提升情况以及检测的优化情况,督导各项工作能够落实落地。谢谢。2021-10-30 15:16:38
香港中评社记者:
本轮疫情中的个别新增病例存在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后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的情况,增大了疫情防控的压力,请问未来在社区防控中应如何做好精准摸排,减少此类事件发生?谢谢。2021-10-30 15:17:37
傅卫:
谢谢您的提问。总结我们前期疫情防控的经验,社区防控确实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防控的关键就在于要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和各项综合的防控措施,要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要求,也要做到从实从快从准从严。
一是社区防控的准备要实。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坚持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加强社区基层综合管理和人员的力量。要发挥好村居两委的作用,特别是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乡镇街道的干部、社区网格管理员、民警、基层的医务人员等等相互密切配合,分片包保,共同负责落实好社区防控的措施。也要提前摸清社区人员的底数,尽早做好相关的核酸检测、流调溯源、人员转运、隔离管控、服务保障、健康监测等工作准备。要充分发挥村居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和家庭医生的作用,持续加强对社区人员的疫情防控和健康知识的宣教,增强居民的自主防护意识,以及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主动报告意识和发热后能够到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的意识。
二是风险预警核查要快。多点预警触发要快,发挥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哨点的监测作用,强化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规范诊所和药店管理,提高对发热等症状的识别敏感性,落实好“四早”要求。要加大涉疫数据整合和区域间信息传递,社区收到协查人员相关信息或者居民主动报告信息后,要快速反应,配合完成相关流调排查,并按照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管控措施,确保每一名的风险人员排查、检测、健康监测或隔离措施等及时到位,做到四个查清。
三是隔离管控措施要准。充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等信息化手段,科学精准划定社区防控区域,避免因防控区域过小导致疫情进一步扩散,也防范划定区域过大导致相应的处置力量不足。可充分利用电子门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时统计封控区、管控区范围内确诊病例、密接者及实际居住人口情况,分析新增确诊病例与分级管控区域的关系,及时掌握区域内的人员管控、疫情跟踪、封管控区调整提供辅助决策。
四是落实“四方”责任要严。属地、部门、单位、个人都要严格落实各自的责任。对于刚才您提到的这次疫情中存在从中高风险地区回来后隐瞒行程不报的情况,在此也要呼吁人人自律,切实承担起疫情防控的个人责任。既是对自己、家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公民个人有责任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对于隐瞒行程不及时报备等行为,有关部门也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应的责任。2021-10-30 15:22:3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期,全国多地已启动了3-11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请问这部分人群的接种有何注意事项?谢谢。2021-10-3015:22:57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3-11岁儿童是我们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家长在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有着一定的经验。但是我想在这里再强调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