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8月13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1-08-13 22:10:00

时 间:2021813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贺青华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

        高光明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

    王华庆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侯 兵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李永锦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截至目前,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连续19天上升,涉及16个省份,现有中高风险地区156个,我国面临短时间内多源多点发生疫情的复杂局面。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强化责任担当,带领全系统争分夺秒,全力以赴阻击疫情。

第一时间派出由委领导任组长的工作组,深入一线指导疫情处置;第一时间调派专家力量,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第一时间召开全系统会议,指挥各地紧急行动;第一时间派出20个指导组,分赴各地督促排查风险,堵塞漏洞。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强化外防输入,落实高风险人员封闭管理、高风险环境和物品消杀等措施,加强风险人群区域协查、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坚决彻底做好重点人员的集中隔离,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在此也提示大家,要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积极配合防控工作,通过共同努力,控制疫情影响范围、缩短疫情持续时间,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截至81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8亿3245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数为7亿7704.6万人。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先生;基层司副司长高光明先生;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侯兵女士;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锦先生,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1-08-13 15:03:16

人民日报记者:

7月下旬以来,我国多地出现了散发疫情。尤其是近期扬州、张家界等地疫情发展态势备受关注。现在的疫情防控形势如何?如何更好的控制疫情?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2021-08-13 15:03:32

贺青华:

谢谢你的提问。近期我国多地相继出现了聚集性疫情,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截止到81224时,全国已经有18个省48个市发生了本土疫情,累计报告病例超过1282例。在发生疫情的这48个城市中,已经有36个城市超过5天没有新增的感染者报告。除了扬州、武汉、张家界市以外,其他的地市仅仅只是零星的病例报告。所以从这个情况看,全国的疫情风险总体可控,全国层面发生大规模的疫情风险是比较小的。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将指导各地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疫情发生地区要继续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加强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集中隔离和社区管控,限制人员外流,防止疫情向外扩散。也就是有疫情发生的地方要严格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二是相关省份要加大对涉疫风险人群的排查,落实健康监测、核酸筛查等措施,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者,避免出现新的疫情暴发点。三是要指导各地全面排查口岸城市、机场、港口、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等高风险场所的防控漏洞,在这些重点场所、重点单位要排查防控漏洞,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避免发生新的境外输入疫情。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少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从根本上尽早把疫情控制住。谢谢。2021-08-13 15:04:15

总台央视记者:

我想提问的是,我们知道,社区作为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最有效的防线。在此轮疫情防控和应对可能传染性更强的变异毒株当中,我们的社区防控延续了之前的哪些经验和增加了哪些措施?谢谢。2021-08-13 15:07:27

高光明:

谢谢您的提问。社区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第一防线,对严控疫情的增量至关重要。在过去几轮疫情防控当中,各地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总体上来说,社区防控就是一句话,就是要把相关的措施落实落小落细,做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总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到位:

一是组织动员到位。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一线,加强社区基层综合管理和人员力量。

二是社区封控要到位。落实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居民的宣传教育,严格落实封控区域的人员管控措施,确保人员不流动、不交叉、不聚集,并且要做好相关管控范围内的科学的环境消毒,做到人物环境共防。

三是要综合服务到位。社区封控管理之后,大概有两个方面是居民最需要的:一个是民生的保障。所以,各地努力做好小区封控后,基本的生活物资不缺,困难群众不愁,水电气暖不停。同时,社区居民另外一大需求就是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这方面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熟悉签约居民、贴近居民社区的优势,为居民提供健康宣教服务,特别是加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的健康服务,做到社区居民看病就医有渠道、有保障。

四是集中隔离规范到位。大家知道,集中隔离点隔离的都是高风险人群,所以也是一个高风险的集中点。在集中隔离观察点启动之前,一定要请专家专门验收,要确保集中隔离点建设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严格实施单人单间单独的卫生间等硬隔离措施,做到人物同防,坚决防止交叉感染。

五是做到健康监测规范到位。大家知道,新冠肺炎的感染者有很多是无症状感染者,但是毕竟有一部分感染者会出现一些早期的症状,虽然最终的确定标准是核酸检测,但是我们能够早一步通过规范的健康监测,早一步发现潜在的感染者,就会使我们在疫情防控当中掌握很大的先机。所以,这一块各地在不断完善经验,制定统一的健康监测表格来规范健康监测。

第二个问题是对于传染性强的,比如德尔塔变异株,我们在这一轮疫情防控当中应对措施又增加哪些措施,因为德尔塔变异株特点是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就突出一个“快”字,我们要以快打快,我们要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来保证高质量的防控,一定要在疫情扩散之前筑好社区防控的防控墙。具体来讲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科学分区决策要快。要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流调,迅速甄别社会的风险点,迅速科学划分中高风险封闭管理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防控策略,核心目的就一个,要尽可能把疫情在最快的时间里压缩在最小的区域里。

二是基层预警反馈要快。在社会上,比如医疗机构,我们强调预检分诊、强调首诊负责制,要及时甄别到医疗机构主动就医的人群当中的高风险人群;药店要提高发热等症状的识别监测敏感性,像超市、农贸市场等社会的功能服务单位,要制定疑似疫情发生时的应急预案,像街道乡村,要不断提高各方面的防控能力,要健全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在疫情来临时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是强调密接等高风险人群集中隔离要快。这方面各地都在不断提高速度,调集资源,加大高风险人群的集中隔离。据我们所知,北京原来要求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的时间要求当日清,现在要求基层收到名单之后8个小时要把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到集中隔离点。8个小时,感觉时间比较长,实际上基层有大量工作要做,他拿到名单之后,首先要和社区的点上的工作人员联系,这个人是不是就住在这个小区,是不是就在那一户当中住,确认之后电话要联系上,然后社区的医务人员、CDC工作人员要入户进行流调,流调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同时还要对集中隔离人员,特别是他的家庭环境,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采样,然后这些信息全都确定了,再通知120准备运输的车辆,把他集中闭环转移走。应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四是各方联动信息传递要快。疫情当地要构建高效无缝衔接的信息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精准及时。这方面我们是有教训的,核酸检测10人份混合在一起,要回溯这10个人,如果是可以阳性进行复核,听起来很简单,当检测数量上百万时,要想从茫茫人海中捞出这10个人,实际上难度是非常大的,就必须要求有精准、无缝衔接的高效率的信息系统。如果你的信息系统到位,可能这个问题要解决只是几分钟的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个高效的可靠的信息系统,很可能要反过来回溯这几个人,肯定要用小时来计算,所以信息系统非常关键。跨区域要及时共享疫情地区流出人员的信息,流入地要严格按照时限要求,做到当日收、当日清。谢谢。2021-08-13 15:08:12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给12-17岁的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请问为什么要给这部分群体接种新冠疫苗?谢谢。2021-08-1315:16:58

王华庆:

谢谢记者的提问。青少年也好、儿童也好,都是易感人群,这次为什么从全球的角度来说陆续开始给儿童接种疫苗,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