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5月20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1-05-21 14:37:52

时 间:2021520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吴良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

        段宇飞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

    吴尊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王华庆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邵一鸣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一周,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依然呈现暴发蔓延态势,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本轮聚集性疫情累计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例,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已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在安徽、辽宁指导疫情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近期的疫情再次提醒我们,防控之弦必须时刻紧绷,防控措施必须落实落细,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将流调溯源、隔离管理、核酸筛查、医疗救治等方面的要求落实到位。

近期,各地群众踊跃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截至519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44951.1万剂次,其中最近8天共接种超过1亿剂次。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近期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情况。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先生;广东省卫生健康委主任段宇飞先生;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先生;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先生。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1-05-20 15:00:58

人民日报记者:

当前安徽和辽宁的疫情防控形势情况怎么样?对于我们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有哪些新启示?谢谢。2021-05-2015:01:35

吴良有: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辽宁、安徽等地发生了本土聚集性疫情。疫情发生以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紧急调派2支疫情应对常备工作组,赶赴当地指导防控工作,目前各项防控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开展。辽宁省和安徽省都已经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最新的疫情情况和防控工作进展。

一年多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发生本土疫情,部分地方和群众出现了麻痹思想、松劲心态。这次疫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疫情还没有过去,国际疫情持续高发,输入我国的风险加大,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情防控工作呈现长期、复杂、不确定的特点,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须臾也不能放松。我们呼吁全社会进一步提高风险意识,正确认识疫情防控的形势,国内疫情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我们要共同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积极配合和参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性成果。谢谢。2021-05-20 15:05:2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这次安徽和辽宁的疫情来源是哪里?从目前的流调来看,这个病毒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变异的病毒?这些病例是否和境外的入境人士有接触?如果没有接触,是否说明在社会层面存在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感染者,这个规模有多大?还有一个问题,这次疫情预计规模有多大?是不是会出现失控的局面?谢谢。2021-05-20 15:05:31

吴尊友:

谢谢这位记者提的问题。我国近期没有本土传播病例,也就是说,出现聚集性疫情的病毒一定是来自境外感染的人,或者是污染的物品,溯源工作正在调查当中。安徽的病例、辽宁的病例,从病毒的基因序列来看,是完全相同,是同一个传播链上。在社会层面不会长期存在无症状感染者,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比较小,无症状感染者通常是有长时间频繁接触,才可以造成传播,通常是家庭的共同生活,或者一起共同劳动。无症状感染者也不会连续传播一代、二代。如果即使传播一代二代,没有临床病例的话,它就会自动终止了。如果出现临床的病例,可能引发局部的疫情。

514日安徽通报的10个病例的双抗体检查来看,抗体都是阴性的,也就是说感染的时间不长,从发现病例到最早的传播,大概有一个最长潜伏期。这样的规模,结合安徽和辽宁两轮筛查的结果来看,这起疫情规模不会太大,不会出现像今年年初那样的规模。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们,警钟要常鸣,防控措施不能松懈,我们每个老百姓还得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谢谢。2021-05-20 15:09:21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现在大家都很关心现在国产的新冠疫苗能否应对印度的变异毒株?另外中国是否会因此调整或者准备调整疫苗的免疫规划,以及疫苗研发生产的技术工艺?请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2021-05-20 15:09:33

邵一鸣:

谢谢你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密切关注新出现的印度变异株的情况,正在开展研究,积累数据。但是我们想告诉公众的是两点:第一,我们国家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于印度变异株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我们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现有的疫苗还是可以应对这个印度变异株的,可以产生保护作用。第二,病毒在不断变异过程当中,它的变异还会加大,一旦出现现有疫苗应付不了的变异株,我们国家的灭活疫苗是有很快捷的方法来应对的,因为我们只要在投料端加入新变异株的病毒,整个生产工艺不用做丝毫改变,产品端出来的就是针对变异病毒的新的疫苗,所有的相关部门都在密切跟踪,一旦出现了现有疫苗不能应对的变异毒株,我们就会有新的疫苗投入使用。谢谢。2021-05-20 15:13:24

总台央视记者:

这一年来我们看到本土疫情比较多的发生在沿海一些口岸城市,那广东其实也是临海的省份,也有很长的海岸线。我们也注意到,常态化防控以来,广东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还是很平稳的,所以我们想问一下,在防止疫情境外输入方面,广东省有哪些措施?谢谢。2021-05-20 15:13:39

段宇飞: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提问。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省先后发生了6起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均在7天内得到快速、科学、有效的处置,未发生传播扩散。回顾这几起疫情的处置过程,概括起来,我们主要是做到了“早发现、快处置、精准控”。

早发现,就是始终保持哨点监测的敏感性。一是完善发热门诊哨点监测。我们做了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省级投资了近20亿元,对全省建立了441个发热门诊、1474个发热诊室,做到了规范化发热门诊县(市、区)全覆盖,发热诊室实现了乡镇全覆盖。二是督促各地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问诊。三是明确要求未设置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个体诊所、村卫生站和门诊部一律不得收治发热病人。四是加强医防联动,发热门诊数据及时传送给疾控部门,对可疑疫情的及时处置。

二是严格落实发热门诊核酸排查。对所有发热门诊的病人,都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并不断地完善工作流程,要求对发热门诊患者第一时间采样,6小时内必须报告核酸采样检测结果。抗疫400多天来,我们一直坚持这项防控措施,而且每天实行报告分析和研判。

三是扩大应检尽检的对象。我们省将应检尽检对象由国家规定的8类扩大到21类,比如将跨境的货车司机或者接触冷链的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我们都列入了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的范畴,现在我们省每天核酸检测人数固定在25万到30万。

第二是快处置,始终保持快速应对、有效处置。我们将全省市分成了6个片区,每个片区有一个现场工作指导组,处于常备状态。这6个组都是由我们省卫健委的领导担任组长,然后由相关处室的人员和疾控中心的专家作为成员。在工作组下面,我们分了7个专业小组,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组、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队伍、大规模核酸检测队伍,还有医疗救援队伍、卫生监督队伍、中医治疗队伍,以及心理救援队伍等。一旦发生疫情,我们指导组要求一小时内要集结出发。然后我们还跟公安实行了“三同时”,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疫情。

第三是精准控,精准划定防控区域、精准管控重点人群。一是实行三层排查法,首先对第一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排查,二是甄别密切接触者,排查潜在的风险,三是精准确定我们的防控区域,将防控范围划定为最小的单元。二是加强了病原学检测,实现精准溯源。将病毒基因检测应用于病毒监测、疫情处置,并且持续加强新冠病毒突变株相关病原学的监测。所以我们省先后发现了境外输入的英国突变株、南非、尼日利亚、巴西和印度的突变株。近期我们省市要求对每一例输入性病例,均要加强样本送检、基因的测序及分析、病毒分离工作,保持对突变株的监测敏感性。谢谢。2021-05-20 15:19:08

南方都市报记者:

请问段主任,因为这次的国内疫情,广东地区疫苗接种有没有变化?请您再给我们介绍一下,下一步您还会在广东做哪些新的部署?特别是便民的措施会有哪些?谢谢。2021-05-20 15:19:28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