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1年4月21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发布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1-04-21 19:47:37

时 间:2021421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崔 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

        李大川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

        王华庆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邵一鸣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

主持人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全球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连续8周上升,其中上周新增526万例,为疫情发生以来单周最高,病毒继续出现新的变种,提示:在坚持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同时,要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应接尽接,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刚刚收到最新消息,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过2亿剂次。

近期,有群众反映第二剂次预约难的情况。国家为各省份调配供应疫苗时,已充分考虑如期接种第二剂次的需求量。各地要做好精准调配,确保第二剂次接种在8周内完成,避免出现打了上针没有下针的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各驻点工作组对此也会加强督导。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近期新冠疫苗接种有关情况。我们请来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先生;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先生;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1-04-21 15:00:57

人民日报记者:

据刚才通报的数据显示,我国新冠疫苗的接种已经超过了2亿剂次,请问目前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进展情况如何?2021-04-21 15:01:17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二级巡视员崔钢: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正在积极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全国疫苗接种工作进展顺利。刚才米锋先生跟大家介绍了,截至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已经超过2亿,准确的数据,截止420日,我国接种1.9896亿剂次。当前新冠疫苗接种主要围绕两个重点来开展:

一是重点地区。优先确保疫情发生风险高的口岸城市、边境地区、大中城市,以及既往发生过聚集性疫情的重点地区推进接种工作。目前相关地区通过积极统筹协调,细化接种安排,提高疫苗周转和接种效率,安全有序地组织好疫苗接种工作。

二是重点人群。包括冷链从业人员、医疗卫生人员、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高等院校学生及教职工、大型商超服务人员和保障社会运转的交通、物流、福利机构相关人员等重点人群。同时,为做好相关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卫生健康、教育、民政、交通、铁路、民航、住建、文旅、市场监管、国资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涉及本行业的接种工作都作出了明确部署,力争按期实现新冠疫苗“应接尽接”。目前,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接种工作总体进展顺利。谢谢。2021-04-21 15:06:39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八版修订版)》已经向全国印发了,修订版和第八版相比有哪些新的变化?做出了哪些修订?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些修订?谢谢。2021-04-21 15:11:43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李大川: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可能注意到,4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医药局联合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这个修订版和原来的第八版诊疗方案主要变化在诊断这个章节,这个章节概括起来是两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增加了诊断原则的表述。诊断原则里强调,要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第二,要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作为首要标准。这是很大的变化。另外也提出来,抗体检测在疑似病例诊断和确诊病例诊断里都有一些描述上的变化。这是因为从去年开始全球都在大范围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接种工作,我们国家也开展了大量的接种工作。仅仅通过抗体的诊断结果,很难区分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还是接种疫苗之后正常的免疫反应。所以,在诊断的部分,我们对抗体检测有关内容进行了调整。在疑似病例诊断部分,我们明确,近期接种疫苗的,如果抗体是阳性的话,不作为参考指标。在确诊病例诊断里面,也提出来,抗体作为诊断标准只限于近期没有接种疫苗的情况。这是修订版的主要变化,谢谢。2021-04-21 15:11:57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网上的评论,一些老百姓觉得疫苗的有效性不是百分之百,就不值得打了。请问专家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另外,其他传染病疫苗的有效性是什么样的情况?谢谢。2021-04-21 15:21:04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因为疫苗之所以能够批准使用,前提就是它的有效性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其实我们疫苗的作用,主要是预防疾病,也有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作用。其实从目前我们看到的结果,不管是临床试验的还是上市后的观察,它对预防重症的效果更好一些。刚才你问到了其他疫苗的保护效果是多少,过去我们用的疫苗大多数是在90%,也有的是80%的,也有70%的。但是我们让疫苗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是要保持它的高接种率,要巩固这个高接种率,在这样的情况下,疾病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

大家可能知道,我们消灭了天花,我们国家连续二十多年没有脊髓灰质炎了,过去我们国家是乙肝的高流行国家,人群的表面携带率大概在10%左右。当时,5岁以下的儿童也是这样的水平。但是这些年来,我们通过母婴阻断的乙肝免疫策略,使得5岁以下儿童已经降到了0.4%以下,实际它的降低幅度达到了95%以上。这些其实都得益于我们接种疫苗高接种覆盖率这样的措施,使得这些疾病得到了控制。

过去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考虑它不是100%就不实施这样的措施。所以我想,预防一个疾病,阻断它的传播,或者说降低它的流行强度,其实接种疫苗是更好的一个措施。现在我们有了新冠疫苗,刚才崔钢也讲到了,我们是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始接种,目的是通过有序的接种,让人群的免疫屏障能够建立起来,来达到降低病毒传播强度,最终实现阻断流行、阻断传播的目的。如果大家都认为我现在接种的疫苗不是百分之百,我不去接种,我们的免疫屏障可能就建立不起来,群体免疫也建立不起来,一旦有了传染源存在的时候,因为绝大多数都没有免疫力,这个疾病就会出现流行,也有可能会出现传播。其实,流行出现和传播出现,控制它的措施,代价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疫苗来说,我们提前打了,人有免疫力了,我们打的越多,免疫屏障就建立起来了,即使有散在病毒发生,也不会形成大的流行,能够达到我们期望的阻断疾病传播的目的。

像麻疹、百日咳,这两个疾病是传染性较强的两个疾病,但是通过接种疫苗,通过非常高的接种率,并且巩固这样高的接种率,已经把这两种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去年全国麻疹的发病数不到1000例,达到了历史最低的水平,百日咳这个疾病也已经降到了很低的水平,这些都得益于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高的覆盖率,人群免疫屏障就有了保障而取得的成果。谢谢。2021-04-21 15:21:16

凤凰卫视记者:

有外媒报道,美国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群中,仍然有5800例感染新冠病毒,74例死亡,某国外疫苗厂商就表示,在接种完成该公司新冠疫苗后的12个月内民众可能再注射一剂加强针,请问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是疫苗的有效率低吗?已接种疫苗的民众之后还是否需要继续补打疫苗呢?谢谢。2021-04-21 15:29:07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

谢谢你的问题。我们也都关注到这样的报道,但是我想提醒你注意的是,这5800例是从7000多万人的接种人群当中产生的,所以总的发生率是小于0.1%的。所以我们说所有的疫苗都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效,一定会有些人会感染。另外,我们提到疫苗的保护效果,是分保护感染、保护疾病和保护传播他人这样一、二、三级的,目前绝大部分疫苗保护感染都是在50%80%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保护住院、重症和死亡,一般都在80%以上,这样并不是说明疫苗的效果不好,它的效果是同样的好的。我们说除了临床试验的数据,还有很多真实世界研究的大规模的数据不断出现,我们看到了它的保护率,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所以还是需要人民更积极地接种疫苗,然后达到群体免疫。

至于说12个月之后是不是要加强,这是第二个问题。实际上这两个问题之间是没有直接联系的。至于半年以后、一年以后,因为我们现在疫苗使用的总体时限在半年左右,这些数据都在收集和分析的过程当中,各个疫苗厂商,包括各个国家的免疫规划部门都在研究这些数据。按照免疫程序接种后,什么时候需要加强,要根据数据做出科学的决定。我们也有可能会像呼吸道传播的其他疾病比如流感一样,每年需要加强,这就有待于我们最后数据的分析。2021-04-2115:29:23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