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2021年3月31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 锋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梁万年 清华大学教授、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
冯子健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联合专家组流行病学组中方组长
童贻刚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学院院长、联合专家组动物与环境学组中方组长
杨运桂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联合专家组分子流行病与生物信息学组中方组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工作,一直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月9日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后,联合专家组通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等形式对研究报告进行密切沟通,经过近2个月的共同努力,就此次联合溯源工作的研究方法、主要发现、科学假说及下一步建议的主要共识达成了一致意见。3月30日下午,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成员国信息通报会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球溯源联合研究有关情况,回答了媒体提问。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了联合研究中方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先生,流行病组组长冯子健先生,动物与环境组组长童贻刚先生,分子生物组组长杨运桂先生。请他们介绍本次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全程采用同声翻译的方式,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提问。
首先请梁万年先生介绍相关情况。2021-03-31 15:01:36
清华大学教授、联合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昨天世卫组织正式发布了世卫组织召集的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联合研究报告。昨天,我们外方同事们也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我们中方的专家都看了,外方专家们做了非常好的一个新闻发布会,非常详细、全面地回答了很多大家关心的问题,非常精彩,我们也倍感亲切,也感到非常的骄傲和自豪。
这段时间,我们中外方专家作为一个联合团队,一起工作,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是我们认为,这些付出是有价值的,我们的合作自始自终是愉快的,是亲密无间的。今天我也很高兴,有这么多的媒体朋友在这里能够向更多的朋友来介绍我们这次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工作的一些情况。
今年2月9日,中外联合专家组结束了在中国的溯源研究工作的时候,召开了联合发布会,当时是在武汉。就这次新冠肺炎溯源工作,中国部分研究的过程、主要结果、结论,以及对下一步全球溯源工作的建议等关键信息,给大家都作过比较系统的介绍。昨天发布的总报告,是在武汉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到了更广泛的信息来源,站在全球研究高度上进一步完善、撰写的。
报告的各主要部分与2月9日跟大家介绍的基本一致,没有原则性的差异和区别,语言表述上也仅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大家看到了,这个报告非常长,内容也非常多,联合专家组都是全球顶尖的科学家,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发布之前的每一天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撰写、沟通、交流和完善。报告就双方近期大量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分别涵盖了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动物和环境几个主要领域,数据分析整理工作量非常大,下一步的工作建议也站在了全球共同溯源的角度,仔细地斟酌,统筹布局。所以现在能发布出来,和专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们中方的专家也特别感谢外方的专家的努力,向他们表示敬意。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次联合溯源研究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的主要建议。2021-03-31 15:05:15
梁万年:
主要结论方面:在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了与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的冠状病毒,但相似度尚不足以使其成为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水貂和猫等动物对新冠病毒高度易感,提示蝙蝠、穿山甲或鼬科、猫科动物以及其他的物种都可能是潜在的自然宿主。通过广泛的早期病例手术及流程样本检测发现,2019年12月,武汉人群中发生了新冠病毒一定规模的传播,目前发现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8日,与华南海鲜市场相关的最早病例出现在12月12日,大部分病例集中在12月的下半月发病。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冠疫情的暴发点之一,但同时传播也有可能在武汉市的其他地方发生。
在华南海鲜市场关闭后的环境取样检测显示,环境中普遍有新冠病毒的污染,其中水产摊位尤为明显。提示,这个市场可能存在通过感染者被污染的冷链产品、动物或动物制品引入病毒的可能。对该市场的动物制品大规模检测,未发现阳性。冷链产品,我们还未进行相关的检测。对湖北省蝙蝠以及中国各地大量的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等检测均未发现新冠病毒,未发现疫情发生前后,有新冠病毒在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中循环的证据。联合专家组对新冠病毒从自然宿主通过冷链食品传人,直接从自然宿主传人,经中间宿主传人、实验室传人等四个引入途径的可能性进行了科学的评估,评估的结论分成五级,分为极不可能、不可能、可能、比较可能、非常可能这五级,是一个五级分级法的等级划分。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被视为一种可能到比较可能的途径,通过中间宿主引入,被视为一种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的途径,这是有一个区间的,尤其是中间宿主,是从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过冷链、食品链产品引入,被视为一种可能的途径;通过实验室引入,被视为极不可能的途径。
联合专家组已经达成共识,这些假设从科学角度来看,是没有地域限制的。专家组从一开始就秉承开放的理念,因为病毒的传入,病毒从动物传入到人,一直涉及到华南海鲜市场疫情的暴发可能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也可能是长距离的移动,包括跨境的活动,所以我们需要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不局限某地,而是要关注世界各地,将全球各领域、各渠道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聚集在一起,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病毒,进行病毒溯源,以及武汉疫情暴发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于下一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由于我们需要在全球多国多地共同溯源的广阔视野下来思考,在下一步研究的建议上,世卫组织专家与中国专家都非常认真和谨慎,我们进行了多次非常长时间的科学讨论,主要建议有:
一、要扩大全球统一的数据库,包括分子、基因序列、临床、流行病学、动物监测以及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库。
二、要在全球更广阔的范围内继续去发现可能的早期病例,在中国我们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工作,未来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寻找更多的检测材料。
三、关于动物宿主,全球科学家都要共同努力,在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相关的研究,更多元地去寻找可能成为病毒宿主的动物种类。
四、要进一步了解冷链及其冷冻食品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这次溯源报告中国部分结束,但并不是溯源工作的整体结束。我们共同希望,这仅仅是走了一步,希望未来在世卫组织的领导下,全球科学家能团结协作,继续以科学的方式来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
我就先简要汇报这么多,谢谢大家。2021-03-31 15:17:30
米锋:
谢谢梁万年先生,下面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2021-03-31 15:19:16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今天看到了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溯源的联合报告已经发布了,请问梁万年组长,您作为中方的主要负责人,您如何评价这份报告?另外我们想问一下,这份报告的结论和我们中国科学家在疫情最初的预测和判断是否相符?谢谢。2021-03-31 15:20:08
梁万年:
谢谢你的问题。本次的溯源研究总结报告是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报告,因为是全球溯源,这次是中国部分报告。这份报告可以说是倾注了世卫组织和中国的科学家的心血,是基于科学、忠于事实的一份联合研究报告。在这次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来华溯源的过程中,我们中外的专家就一直秉承着“四个共同”来开展工作的,就是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共同发布研究结果,这“四个共同”是作为我们联合小组的一个原则。可以说大家是精诚合作,对这项工作的投入和付出,都是令人难忘的。
这是一次出色的国际合作研究,由于事情过去一年了,我们现在在中国尤其在武汉,很多的生物样本、产品、环境可能都不存在留存样本了,因为当时早期的时候我们并不了解这种疾病,更不了解这个病毒,所以很多情况并不是把所有的样本都留存,我们都尽力去寻找。我记得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澳大利亚的一位专家就说了非常好的一句话,我们不能用现在对这个疾病病毒的认识,来回答早期的判断,比如这个样本就是个典型的情况。
另一方面,现在是回顾性的调查,当时人的记忆可能也存在一些差异或者是偏差。同时我们现在溯源所用的方法和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一些局限性。虽然存在这些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认为,这份报告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包括对新冠肺炎病毒的研究,对疫情的研究,还是对其他新发传染病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这份报告也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我们作为联合专家组一直在说,我们是有信心,我们认为我们这个报告是基于现有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和证据,是经得起考验的。当然我们也会继续努力,重点要提升科学技术,支持相关工作继续开展。
在与世卫组织的沟通合作上,我们中方的专家和外方的专家都是秉承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合作的态度,因为中国是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报告首个病例的首个报告国,所以在中国率先开展全球溯源的中国部分研究工作,作为中方的科学家,也是这次联合专家组的成员,我们能够参与这件工作,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感到非常有使命感,应该做好这项工作。当然,溯源工作是个持续性的工作,这次工作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溯源工作的完结。
下一步,我们要以中国溯源这个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球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地开展溯源。同时,我们从专家的角度来看,也会继续积极地参与世卫组织在全球框架下的溯源研究工作。谢谢。2021-03-31 15:23:11
路透社记者:
昨天,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中国没有给专家团队提供部分领域的原始数据,他也说,现在我们无法排除病毒从实验室泄露的可能性,我们还是需要作进一步调查。请问中方为什么不提供这个原始数据?现在愿意提供吗?中方是否会接受另外一个专家团队来对中国对实验室泄露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谢谢。2021-03-31 15:23:39
梁万年:
首先,说中国没有提供原始数据的问题,我以为这个问题的假设或者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