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健康指南
健康指南

洪水过后严防疫病流行

发布来源:健康报网   发布时间:2020-08-10 15:45:57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 秦恩强

  近日,我国湖南、安徽等地相继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后,极易造成疫病流行。因此,灾后的卫生防病工作必须高度重视,重点做好饮食、饮水、环境和皮肤卫生,具体来讲要做到“五要”。

  一要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食品的采购、加工、保存各个环节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工作流程,严把质量关,重视细节和环节控制,避免受到污染。灾区现在正值夏季,食品很容易受到污染及变质,饮食卫生非常重要。不要食用被水淹过或受其他原因污染变质的面粉、挂面、饼干、面包,不要用非食品包装袋和容器装运直接入口食品。另外,餐具要洗净、煮沸消毒;也可按1千克冷水加1片或1匙漂白粉精的比例配制消毒水进行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需要注意的是,配制消毒水不能用热水,以免漂白粉精中的氯气挥发失效。

  二要加强环境水源消毒。洪涝灾害期间,水源容易受到污染,要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等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对水灾致死的动物尸体要及时清理、掩埋或焚烧。最简单、最有效的饮水方式是喝开水,不喝生水。同时还要保持水具洁净。

  三要及时消灭灾后蝇鼠蚊“三害”。洪水过后,苍蝇、老鼠和蚊虫开始大量滋生、繁殖。水灾过后会出现很多动物死尸,并且下水道里的脏水容易溢出,而苍蝇、老鼠都是病毒携带者,更容易传播疾病,因此要及时消灭“三害”。灭蝇时应注意及时清除垃圾死角,厕所要及时打扫、消毒。灭鼠可采用鼠夹、粘鼠板,切记千万不要使用剧毒鼠药,以免污染水源。灭蚊关键是消除房前屋后、院落内盆罐等处积水,疏通沟渠。

  四要警惕各类传染病蔓延。洪水退去后一周左右是传染病暴发高峰。最易暴发的是肠道类传染病、接触类传染病和病媒类传染病。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就是保障饮食、饮用水的洁净卫生;预防接触类传染病要勤洗手,不要和他人共用脸盆、毛巾等个人卫生用具;对于病媒传染病来说,最重要的是消除蚊蝇滋生地,准备蚊帐、杀虫剂等减少蚊虫叮咬。

  五要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每种传染病流行都有一个过程,第一时间发现是关键。除了广泛科普宣传教育,教会普通人群认识疾病,及时就诊外,专业巡诊尤其重要。可采用定期、不定期巡诊方式,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这样就能在早期切断传播链,阻止传染病传播流行。

  此外,部分洪灾发生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也是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和破伤风的高发地带。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群众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涉水时一定要涂抹防护油膏、戴手套、穿胶靴、扎紧袖口裤腿,避免划伤肢体,并有效管理好被淹的家禽和牲畜。(戴欣整理)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