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蒸谷物药材灭虫害要防中毒
发布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0-04-22 16:22:34
□黑龙江省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中毒科病房主任 宋莉
典型案例:前不久,一家防虫害技术服务公司应邀为某大型中草药材仓库进行熏蒸杀虫,在应用磷化铝熏蒸处理后将包装药物残渣的塑料袋放在了一辆小型面包车上,造成磷化氢泄露,导致车上两人急性中毒,相继出现咳嗽、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和呼吸困难,经专家抢救和对症治疗,一周后才痊愈出院。
熏蒸操作处置不当易中毒
磷化氢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在粮食、烟叶、药材等仓储单位以及黄磷生产厂家,急性磷化氢中毒事故发生时有发生。磷化氢对许多种类的昆虫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且不影响种子的活力,在农作物、药材和烟草上几乎没有残留,加之价格低廉、操作简便,因此在谷物、草药、皮毛和烟叶等的防蛀蚀中,作为熏蒸剂和灭鼠剂被仓储单位广泛应用。在常温常压下,磷化氢为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气体,溶解于醇、醚、氯化亚铜溶液和冷水,不溶于热水,有一定的刺激性。我国职业接触限值规定工作场所中其最高容许浓度为0.3毫克/立方米,美国工业卫生专家协会规定磷化氢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为0.42毫克/立方米、 短时间接触阈限值为1.4毫克/立方米。
哪些行业和熏蒸剂打交道
在磷化铝、磷化锌的制造、包装、运输时,或利用磷化铝、磷化锌熏蒸粮谷、皮毛、中草药等行业工作者,均可能在现场接触到较高浓度的磷化氢;制造乙炔气和在矽铁运输中因原料中混合磷化钙等杂质,有可能产生磷化氢。在工业制备镁粉、黄磷时,或处理含磷污泥作业、发酵饲料等人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接触到较高浓度的磷化氢气体。
急性磷化氢中毒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磷化氢气体或经口摄入金属磷化物(如磷化锌、磷化铝),刺激呼吸道黏膜,致黏膜出血和水肿,肺泡充血和渗出,可致急性肺水肿。磷化氢经肺泡吸收而达全身,可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及所有重要器官功能。
中毒后表现多样且危害大
磷化氢中毒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可因毒物侵入途径和剂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与剂量呈相关性。其中职业中毒以吸入磷化氢为主,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畏寒、咽痛、咳嗽、气促、头痛、乏力等症状,初期往往被误认为感冒。中毒潜伏期2~3小时,早期症状以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突出表现为意识障碍和呼吸系统损害,还伴有心、肝、肾损害。如果滞留在磷化氢泄漏核心区域,且浓度高于1.4毫克/立方米,可致昏迷及死亡。生活中毒则以口服磷化铝或磷化锌多见,口服磷化铝或磷化锌后几分钟内,开始恶心、呕吐、胸骨后痛和上腹痛,随后表现出呼吸困难、焦虑和躁动。情况严重者与职业中毒表现类似。
科学防护才能够远离毒害
目前磷化氢中毒无特效解毒药,临床中多采取对症支持疗法。对于皮肤接触者,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者应捏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者则应及早撤离有毒环境,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口服中毒者应给予催吐和洗胃;如遇呼吸困难,需进行输氧,特别是给予高压氧对迅速纠正细胞内代谢能起到重要作用;对昏迷、抽搐等重度中毒者,需予以20%甘露醇快速静滴、利尿剂静脉推注以防止脑水肿;若有氧饱和度下降时,可考虑呼吸机机械通气。
有效预防磷化氢中毒是避免危害的关键,因此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针对熏蒸过程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定做好安全防护。另外,要预防并减少磷化氢中毒事故,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实施综合防控,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两条防线可切实降低磷化氢中毒事故发生频次及危害后果。(本报记者衣晓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