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救命的冠心病知识,你必须要知道!
发布来源:包头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0-01-15 10:57:39
近年来,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为提高公众对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救治流程,中国医师协会携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于2014年设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心梗救治日”。
“11•20”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要(谐音‘1’)”“120”,即心梗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其二是“120”代表120分钟,心梗发生后,要在120分钟内开通血管。
今年11月20日是我国第6个“心梗救治日”,当天,全国400余家三级医院联动开展“心梗救治日”宣传活动,普及心梗救治知识,让心梗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当天,我市各医院也开展了“心梗救治日”宣传义诊活动。
在11月20日全国第6个“心梗救治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宋秀荣,让她来为我们谈谈心梗防治的相关知识。
1.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警惕
宋秀荣说:“胸痛是心梗最显著的症状,但是临床数据显示,有一部分心梗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其表现也不是典型的胸部疼痛,而是身体一些其他部位的疼痛。这种其他部位的疼痛,经常会被病人忽视,同时,也会经常导致误诊或漏诊,所以极具致残、致命性,对于心梗患者而言十分危险。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工作压力大的人、“三高”患者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需要考虑心源性疼痛,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警惕危害生命的事件发生。”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一定要留意!
首先,心梗的一些典型症状包括:心前区疼痛、胸骨后、颈部痛。
如果出现突发性的心前区或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有左肩背部疼痛,含服硝酸甘油后持续20分钟以上仍然不能缓解,并且伴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呕吐、恶心、濒死感等症状,高度怀疑急性心梗。
平时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如果症状较以前加重,常是急性心梗的前兆,应及早就医。
“其次,一些非典型部位的症状,更需要引起重视!”宋秀荣说。
一是后背痛。有研究发现,男性急性心梗发作症状很明确,主要是持续胸痛和大汗;部分女性患者则是放射痛、后背痛、恶心呕吐多,胸痛和大汗相对少见,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楚”。
二是上腹部疼痛。没有明显原因的气喘,突然脉搏过快、过慢或不齐,四肢发冷,感觉“胃痛”等,也应警惕急性心梗的可能。心脏病引发的“胃痛”,有压迫、灼热或挤压感,有的可扩散到左肩、背及左上臂内侧。
三是颈部痛、咽喉痛。嗓子疼、咽喉部辛辣感也是心梗的一种非典型表现。咽喉和心脏的神经由同一节段脊神经支配,当心肌缺血、缺氧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及多肽类物质,会刺激神经产生疼痛,并扩散至咽部神经。若突然出现喉部堵塞感并伴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又无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四是下颌痛、牙痛。少数情况下,心梗可以表现为牙痛或者下颌痛,但它往往不仅仅有牙痛,多数会伴随其它的一些表现,包括胸痛、肩膀痛、出冷汗、濒死感等等。另外,这种牙痛还跟运动相关,人在静止状态时并不痛,一走路、运动就会疼痛,或是疼痛不止。
五是偏头痛。有一种说法是,偏头痛和心脏异常都是自主神经系统失衡的结果。还有人认为,心梗表现出偏头痛,是由于心梗前血管痉挛期伴发脑血管痉挛所致。
2.发病时立即平躺并拨打120
急性心梗的救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争取早一分钟开通堵塞的血管,就会挽救数百、数千个心肌细胞,延误开通一分钟就会坏死一小块心肌。
宋秀荣呼吁道:“当您和您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发生了急性心梗,切不可硬扛,强忍!立即平躺休息并以最快的速度拨打120,呼叫急救车。”
即使家里有暂时缓解症状药物,在服药后也应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切不可自行前往医院!因为急救车配备了经过严格训练的救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能够迅速做出初步诊断,迅速启动急救绿色通道,抢得救命时间。
宋秀荣说:“一旦发生心梗,不管你救治的多么及时,都会发生一些不可逆的心肌坏死,并且大多患者都错过了救治的黄金时间。所以当急性心梗发生时,医生会迅速采取救治,这时就需要患者及患者家属也不要退缩,不要瞻前顾后,如果犹豫不决耽误宝贵的救治时间。”
宋秀荣介绍,在之前的就诊案例中,其实有很多很可惜的案例,就是因为错过了救治的黄金时间,导致致残甚至致死。
现实中能在发病3小时内就诊的患者很少,导致耽误了救治的黄金时间。即使患者来到医院后,大多患者家属不能接受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这样又延误了很多宝贵的救治时间。最后到劝说患者同意开通血管治疗,大多在发病六七个小时左右,可以想像心肌会坏死多少,给患者造成的损失有多么严重。
最后,宋秀荣再次强调道,“心梗并非是已明确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的专利,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是心梗的高危人群。而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则是心梗的危险因素,冬季更是心梗的发病高发季。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克制不良习惯,时刻警惕身体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