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 以“藏”为主
发布来源:包头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0-01-15 10:56:14
俗语说“冬季进补,来年打虎。”包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贾庆华介绍,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适当进补、保证睡眠、适量运动和精神减负这四方面来进行冬季养生。
数九寒冬 从四方面来滋补
“医生,最近包头下了一场雪,家里人都感冒了,这几天,我咳嗽的也很厉害,而且感觉手脚冰凉。一到户外,就感觉冷嗖嗖的,怎样才能减少生病,提高身体免疫力了。”在市中心医院8楼中医门诊诊室里,张女士向医生咨询。
“中医里讲,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的精气要藏好、藏深,来年才能有更饱满的精气神去面对生活、工作。这段时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就诊的患者中,呼吸道疾病患者集中在老人和孩子身上,老年性关节疾病的复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比较多。”贾庆华说。
贾庆华建议:冬季起居要早睡晚起 ,晨练推迟。建议市民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
由于早晨气温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阻碍增加,血压容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增加,老人在晨练时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溢血等意外情况。冬季晨练时间可以适当推迟,“见太阳才运动”。运动时,要注意防寒保暖,还要把握好度,防止运动过度,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
情志:恬淡安静 畅快心情。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多参加娱乐活动。
饮食以滋养封藏为主。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红枣、枸杞、桂圆、羊肉可以适量进食。
对于冬季的防寒保暖。贾庆华提醒,冬季应特别注意头部、肩背部及脚部的保暖。
冬病冬防 三九贴来“帮忙”
市民刘女士每年带着两岁半的小女儿来贴敷。
“孩子抵抗力较低,每年冬天都会发生感冒,咳嗽得半个月才能好了,所以为了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在每年的三九时节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进行贴敷。”
按照“天人合一”学理论,到了“冬至”这一天,阳光直射在地区南回归线上,这一台日照时间最短,也就到了数九天,气温逐渐下降,是人体内阳气最弱的时候。
“三九天是全年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以辛温药物贴敷在特定穴位,益肺理气,从而宣肺豁痰、健脾温肾、驱散寒邪,起到冬养三九的目的。”贾庆华说。
市中心医院中医开展的“冬病冬至”三九贴,主要针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型肺疾病、慢性肠胃炎、风湿免疫性疾病、体虚易寒等。
贾庆华介绍,市中心医院中医科每年都会开展“三九贴”的贴敷,医生会针对患者属于体热湿寒、肾阴虚或者肾阳虚等不同体质、不同疾病来配敷不同的药物,为患者进行贴敷,进行冬病冬治。
据了解,今年冬病冬治的时间为:12月22日 (一九) 12月31日 (二九) 01月09日 (三九)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三九贴贴敷。不适宜人群有:月经期、哺乳期、怀孕期的女性,发高烧、有糖尿病以及血液性系统疾病的患者。在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海鲜、牛羊肉、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如果局部皮肤起疱,如针尖或米粒大小,属药物贴敷后正常反应,患者只需保持皮肤干燥即可,或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防止渗出。如果水疱较大或有渗出时,及时到医院就诊。” 贾庆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