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乌珠穆沁旗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创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保健、医疗为一体的综合型妇幼保健机构。1989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妇幼卫生先进集体、旗级文明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8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23人。设有妇产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检验科、医技科、皮肤科。医疗设备有:新生儿呼吸机、婴儿保温箱、产程监控仪、微波治疗仪、波姆治疗仪、微量元素检测仪、彩超、黑白B超、心电图机、红外乳腺诊断仪。
2025-03-21牙克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已有70余年的历史,是由市政府下设的唯一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全院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门诊综合楼、内科大楼、外科大楼、医技大楼。医院现有编制床位400张。 临床科室16个:神经内科、心肾内科、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普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肿瘤科、妇产科、儿科、麻手科、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综合病房、预防保健科。 门诊科室28个:神经内科、精神科、心内科、肾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内分泌科、糖尿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科、普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内科、口腔外科、老干部科、体检中心、孕产妇中心、理疗科、医疗美容科、皮肤科、结核病门诊、中医科、传染性疾病科。 医技科室13个:药剂科、医学工程科、检验科、病理科、放射影像科、CT室、核磁室、介入科、彩超室、脑彩超、腔镜室、血透室、供应室。 行政科室9个:院办、财务科、医教科、护理部、感控科、总务科、医保信息科、网络科、医患关系办。 目前,全院共有职工567人,其中:正式在编人员291人,聘用人员2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25人。 医院设备是医院治疗与诊断的关键环节,医院先后引进了美国GE磁共振扫描仪、大16排螺旋CT、荷兰产飞利浦16通道1.5T磁共振、彩色超声、钼靶乳腺检查仪、电子胃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电子支气管镜、大型X光数字化CR、DR系统、多功能全数字X射线装置(DSA)、C型臂、C臂彩超双定位碎石治疗系统、四维彩色超声成像、进口成套实验室检测仪,听力筛查仪、透析滤过机、水处理机、口腔综合治疗仪、视觉电生理、徕卡显微镜、固体绿激光等医疗设备,进一步强化医院的整体实力。院前、院内急救等大批设备,极大提高了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形成了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方便快捷、流程服务合理的整体格局。构成了医院完整的生命支撑系统。 市人民医院担负着全市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任务。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基地、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呼吸专科医联体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分中心、中国医用臭氧协会牙克石分会、内蒙古医科大学创新创业见习基地、内蒙古医科大学基层教学医院、呼伦贝尔市胸痛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扎兰屯职业学院教学实习基地,每年接收部分学生来院实习和见习,同时承担乡镇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业务技术指导等任务,是全市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工伤保险、工伤鉴定、残疾鉴定、新兵入伍体检、大中专生入学体检等的定点医疗单位,是我市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新兵入伍体检医院,同时承担着政府临时交办的各项大型活动及突发事件的急救和诊疗任务。 诊疗科目:感染性疾病科、预防保健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妇女保健科、儿章保健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门诊)、检验科(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专业、临床生化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临床基因扩增检验))、麻醉科、病理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体检科、疼痛科、血液透析室、老年病科、风湿免疫科、医疗美容科、精神科、职业病科。
2025-03-21中国宁城,地处内蒙、河北、辽宁三省交界,有“三省通衢”的美誉。宁城县中医蒙医医院、赤峰市精神病防治院始建于1969年,是集急诊急救、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于一体的“一院区两机构双三甲”公立医院。 目前医院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新获批107.7亩北院区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已经完毕,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医院总编制床位999张(中蒙医院600张,精神病院399张),医院设有31个职能科室,37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个分院和1个赤峰精神卫生门诊部,实际开放床位1200余张。拥有1.5T核磁共振、领航256CT、海扶刀、全数字化血管造影机、超声诊断系统、DR数字拍片机等万元以上高端医疗设备多达400余台件。 医院坚持“中医立院、中西并重”的办院理念,积极应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治疗疾病,临床应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十大类88种,蒙医非药物疗法应用十二大类45 种,实现针灸全覆盖、康复全覆盖。能独立完成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腹腔镜结直肠癌、颈胸腰椎手术及心脑血管介入等手术治疗项目。 医院成功引进石学敏院士工作站、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宁城分中心、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临床科研基地等权威平台,以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传承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工作室疑难病诊疗中心、国家岐黄学者乌兰工作室、全国名中医田振国传承工作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曹庆久教授专家工作室、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袁俊亮教授专家工作室、青年岐黄学者李旻辉教授传承工作室、王秀云教授名老中医工作室、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贴敷疗法推广基地、彭氏眼针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等特色基地。 医院先后成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全科临床实践基地,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教学医院、赤峰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并荣获国家级“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示范单位”殊荣。同时,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针灸诊疗中心战略联盟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东北区域中医(康复专科)诊疗中心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东北区域中医(脾胃专科)诊疗中心联盟成员单位,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牌医院、全国老年神经疾病基层联盟成员单位、河南儿科医疗联合体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中西医结合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总院、赤峰市精神病防治院专科联盟牵头单位,积极承担并履行着推动行业发展的重任。 医院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中医神志病科),国家级基层重点专科1个(脑病科),自治区重点专科6个(中医康复科、神志病科、针灸推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心病科、中医脾胃病科),市级重点专科3个(中医脑病科、中医肾病科、中医儿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体系高效互联,已携手国家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血栓病中西医结合医疗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构建起紧密的合作网络。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疑难重症远程会诊、转诊绿色通道。 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桂林医学院等多家单位合作承担10余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涉及眼科、脑病科、中医药学、蒙医、非药物疗法、精神心理、智能筛查等多种研究领域。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国际论文1篇。1个课题获“赤峰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 年绩效考核成绩中,全国排名第 283 位,相比 2021年上升171 名;自治区排名第5位;首次跻身国家监测指标B+等级。 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管理创新医院”、全国群众满意医疗卫生机构、内蒙古自治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服务百姓健康先进集体”、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改善医疗服务“和谐医患标杆医院”等殊荣。 医院将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优势,追踪国际医学发展前沿,结合现代诊疗技术,不断丰富和提升临床治疗理念,有力保证临床疗效的可靠性,通过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打好“中蒙西精”组合拳,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025-03-21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立于1985年,是自治区唯一的三级甲等骨科专科医院,是集自治区骨科研究所,自治区骨科质量控制中心,国家骨病防治基地,加拿大白求恩医学发展协会技术合作医院于一体的国务院指定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骨科硕士生培养基地,承担着自治区医疗、康复、保健和内蒙古医科大学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是内蒙古(骨科)医院联盟的发起单位。医院开放床位1000张,年出院病人总数约2.6万人次,年手术量超2.2万台次,门急诊量超20万人次。在国家卫健委已公布的4次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连续4年获得专科组最高的A级评价,其中两次取得全国专科医院(手术组)第3名,两次取得全国第6名。经过近40年的发展,医院在专科建设的道路上实现了由弱到强、由专到精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在自治区乃至华北地区有较强影响力的现代化专科医院。 近10年,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质量月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单位、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自治区民心医院、自治区“公益之星”先进集体、自治区巾帼建功文明岗、自治区百佳文明服务窗口单位、首府十佳百姓公益医院、自治区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自治区百姓口碑金奖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区优秀医保定点医疗单位、第三届“中国医院百强院”、第九届“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2019-2020 年度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19 年度内蒙古自治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科发展 医院骨科2010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02年、2009年、2017年三次蝉联内蒙古自治区领先学科,2017年手足显微外科被评为自治区领先学科。2022年脊柱外科、创伤急救外科分别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公立医院高质量建设工程临床优势、重点专科。2023年脊柱外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是自治区优先支持建设的8个相关临床专科之一,获批国家建设资金500万元。2023年京蒙协作政协助力“医疗倍增计划”北京积水潭医院与我院就重点专科“创伤急救外科”建设签订协作协议。 医院骨科专业细化为8个亚专业:脊柱外科中心(ABCD区床位164张)、创伤外科中心(ABC区床位156张)、手足显微外科中心(ABC区床位140张)、关节外科中心(ABC区床位120张)、康复医学中心(AB区床位90张)、运动医学中心(AB区床位65张)、儿童骨科医学中心(50张)、骨病骨肿瘤中心(20张)。此外医院还设置综合内科(神经内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综合外科(普外科、血管外科、肛肠外科)、骨质疏松科、风湿免疫科、重症医学科(ICU)、胃肠镜中心、口腔科等专业。体检中心计划在明年向社会开放。综合支撑保障学科建设持续强化,专业门类日趋完善,骨科优势更加突出。 医德医术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15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08人,正高职称119人,副高职称136人;博士64人,硕士247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53人,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被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获得自治区杰出人才奖,18人被评为“草原英才”高层次人才,19人被列入自治区人事厅“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三层次人选,2人被列入自治区教育厅“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6人被确立为自治区卫生学术技术中青年骨干。15个团队获批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创业团队。 医院在严重脊柱畸形、复杂颈椎脊髓损伤、脊柱微创手术、显微组织移植及断肢(指)再植、骨感染、骨髓炎、复杂骨关节损伤修复与重建、小儿先天性骨关节疾病、人工关节置换、严重四肢创伤、骨盆髋臼损伤、骨肿瘤、骨科康复、骨质疏松及部分骨科基础研究方面居自治区领先水平,部分项目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 建院至今,已有39项科研成果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2017、2018、2020年各1 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2000年1 项、2022年2 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共计32项,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9项,承担省部级课题221项,厅局级课题430项。荣获自治区医学会科技奖29项,在各类杂志发表论文共计3000余篇,其中中华级核心、国家级核心论文800余篇,并有近200篇论文被 SCI 收录。 多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到国内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蒙古、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医院目前设立了4个国内著名骨科专家工作站,聘任了6位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国际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设施环境 医院于2021年9月20日实现整体搬迁,新址位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科尔沁南路59号,规划占地总面积254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住院楼15层,门诊楼5层,地下1层,编制床位1000张,设有20个临床病区,康复医学中心治疗区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服务半径辐射蒙古国及周边20多个省、市、自治区。 医院目前共有5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7台,其中包括自治区首台“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 1 台,3 台核磁共振系统(包括3.0T 核磁共振1台,1.5T核磁共振2台),3台高端 CT 机,数字肠胃机1台;同时还拥有 G 型臂、C型臂以及骨科超声手术仪、椎间盘镜、椎间孔镜、关节镜等骨科手术需要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等先进医学诊疗设备。 品牌文化 近年来,全院上下团结一心谋发展,凝心聚力创名院,医院的综合能力、社会认可度、职工获得感和凝聚力都在不断攀升。医院提出了建设“美丽二附院”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服务型医院,美化就医环境,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内涵建设,创建品牌文化,推进行业作风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医院开设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就医感受;在一楼门诊大厅窗口开设免挂号费的“惠民门诊”,便于复诊病人开具常规辅助检验和检查,全年预计为就诊百姓节省挂号费用约20余万元;丰富职工精神生活,不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汇演、文体活动,依法依规保障职工福利待遇;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与2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党建共建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医护人员开展义诊、健康宣教、技术帮扶、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30余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 医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建设“以骨外科为龙头,以康复专业为特色,以相关学科为支撑和保障、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综合医院”的战略目标为指引,全面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落实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创新管理新模式、新方法,持续提升广大患者的就医体验,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现代化建设、助力健康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5-03-20包头市青山区中医医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文化路106号,创建于195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先后获得“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国家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明码标价示范单位”、 “包头健康行动先进单位”、“收费信得过单位”、“文明单位”、“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光荣称号 。 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肿瘤科、骨伤科、脾胃病科、皮肤科、风湿骨痛科、心肺病科、心肾病科、脑病科、结石科、慢性病科、眩晕病科、失眠科、针灸科、治未病科等临床科室,其中针灸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建设项目特色专科,骨伤科、肿瘤科为医院的重点专科。
2025-03-20太仆寺旗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始建于1960年,1997年被评为二级乙等医院,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及科研于一体,是旗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报销定点医院,是北医六院及包钢医院的对口帮扶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的联盟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集团成员医院、解放军二五一医院双拥医疗联合体医院。医院于2012年底搬迁新址,2013年元月正式运行,新建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0张,年门诊量8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4千余人次,手术1千台(次)。现有在职职工334人,包括正式职工177人;临时聘用127人。 医院现有临床科室10个,包括:内科(血液透析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骨科、康复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健康体检科;医技科室7个,包括:B超室、心电图室,放射科、检验科、胃镜室、病理科,激光室;门诊科室11个,包括:眼科、中医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内科、普外科、妇产科、骨科、儿科,血液透析科;职能科室 10个,包括:院办公室、病案室、护理部、控感科、财务科、信息科、设备科、总务科、药剂科、保卫科、科教科。医院设有120急救中心,拥有救护车8台,急救设备齐全,24小时快速接诊。 医院拥有16排全身CT机、1.5T核磁共振仪、飞利浦彩超、经颅多普勒B超机、牙片机、岛津500毫安X光机、妇科宫腔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进口腹腔镜、脑电动形图仪、脑血流图仪、动态心电图机、12导联心功能仪、多功能麻醉机、C形臂X光机、上海鱼跃全自动洗胃机、LEEP刀及阴道镜、奥林巴斯胃镜、科兰可视人流仪、肺功能检测仪、牙科综合治疗台、视野镜、测听仪、数字化脑地形图、治疗检查仪器、紫外线消毒车、心电图机、除颤仪、静脉显示仪、消毒柜、化验室的生物安全柜等设备;手术室有一间百级洁净手术室、三间万级洁净手术室,可以开展部分大型手术。 医院不断引进人才,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几年开展的新业务有:血液透析技术、膝关节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腹腔镜子宫摘除术等、骨折桥接接骨术、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内固定术、膝关节内韧带修复重建术、软组织VSD修复术、无痛胃镜、无痛人流、喉罩技术、动脉穿刺(有创血压监测)、深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压监测)等,这些新技术的开展,及时为抢救危重病提供条件。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