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进行时——93岁老人在通辽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重获“心”生
发布来源:通辽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0-06-16 15:25:47
“给93岁的老头子动手术得多大胆量啊,人家大夫也没害怕,技术可了不得,手术也不疼,不知不觉就完事儿了,我得感谢治疗、照顾我的医护团队。”93岁的刘殿功老人在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了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刷新了该院起搏器植入高龄患者年龄纪录,出院时,老人一再致谢。
5月14日,刘殿功老人胸闷气短、几乎不能平卧,还出现了反复晕厥的症状。来到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老干部门诊就诊后,初步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后急转心血管内科进行治疗。
“当时患者平均心率33次/分,情况非常危重,做了心电图后发现是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非常严重的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会导致随时发生晕厥和心脏骤停的情况。”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于新丽告诉记者,患者当时平卧都有点费劲,经检查发现,老人心功能特别不好,起初他们通过用药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但效果不佳。对患者病情进行全科讨论后,考虑为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决定由于新丽为患者进行永久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
5月19日,手术如期进行,经过40多分钟的手术,患者顺利植入双腔起搏器,
“目前我们这儿90岁以上患者植入起搏器的病例很少,手术风险很高,但不管患者年龄多大,到我们这儿看病,我们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案。双腔起搏器植入手术本身难度就比较大,尤其这位患者年龄大,心功能还差,手术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所幸在患者和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手术。”主刀医生于新丽说。
高龄患者免疫力低,术后要细心监测心率,注意心功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术后感染,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石玲玲在老人术前术后的护理上费了不少心思。
“还有黄大夫,前前后后没离开过,关于手术的问题,给我讲的清清楚楚的,心里有底,我这才能配合的好。还没等下手术台呢,起搏器就开始工作了,非常神奇。”老人言语中满是赞赏。术后他各项参数检测正常,术后一周,能慢慢下地走路,也不喘了。
“您的心脏以后就归我管了,有啥事儿及时跟我说,保养我负责啊!”5月26日,老人在家人的陪伴下顺利出院,出院时,于新丽大夫千叮咛万嘱咐。
“这是我第三次在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动手术,第一次是做白内障手术,做完我都能轻松穿线,第二次做的前列腺增生手术,也非常成功,这次我这个有‘拖延症’的心脏有了新的‘指挥部’,心率终于上来了,等养好了,我又能去打乒乓球了。真是感谢医院、感谢大夫们,以后啊,这医院就是我的靠山了。”目前老人状态良好,心功能指标基本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