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进行时——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调整健康扶贫战略促进分级诊疗
发布来源: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0-04-02 10:26:09
近期,按照文件要求,呼和浩特市的城市医院要将对口帮扶贫困旗县乡镇卫生院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建设,把武川县和清水河县共计17个乡镇卫生院作为健康扶贫的工作重点,将实现“标准乡镇卫生院”作为工作目标,要求包括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在内的17家城市医院,采取“1对1”的对口帮扶形式,尽快实现医疗资源下沉,并提出在标准乡镇卫生院实现门诊和住院服务的工作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健康扶贫的组织领导,经医院党委会研究,对医院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做出了调整。组长由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白智刚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医院办公室和社会服务部为日常办事机构。
按照医院健康扶贫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医院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作为年度健康扶贫工作的主攻方向。3月17日,内蒙古医科大学副校长、医院院长鲁海文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到武川县上秃亥乡东土城乡镇卫生院,实地调研了卫生院的基本建设情况,座谈会上,鲁海文指出,医院和武川县医院合作多年,双方的往来甚多,合作的基础较好。对口帮扶武川县医院以来,县医院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填补了当地的服务空白。此次按照呼市卫健委的工作部署,将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作为重点,附属医院将进一步调整帮扶规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技术帮扶、设备支持和人员培训,充分发挥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云诊室”的作用,解决基层之困,切实提乡镇卫生院常见病、慢性病、急性疾病的诊疗能力。
近期,内蒙古医科大附属医院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正在细化帮扶方案,制定具体的帮扶任务和目标。依据当地已有的医疗条件,拟将当地多发的心脑血管、代谢系统及风湿性系统疾病作为门诊诊疗的重点,同时统筹推进中医康复治疗患者的住院治疗。按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四个一”的要求,为当地医院“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同时继续加强对武川县医院的帮扶,并由此向东土城卫生院延伸,逐步构建起三级医院帮扶二级、二级医院带动乡镇卫生院的“三带二、二带一”的帮扶模式,进一步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