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进行时——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独立完成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发布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19-09-02 01:25:19
近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内科成功独立完成超声引导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推进了该院由骨科专科医院向综合医院发展的进程,开辟了该院在心脏诊疗技术的新领域。
患者,女,60岁,收治医院被诊断为“右踝关节骨折伴脱位”,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因患者年龄大,术前营养状况差,患有贫血、低蛋白,合并肺炎、肺气肿、肺大泡等多种慢性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滤器植入术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手术及麻醉风险较高。
为避免围手术期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危及生命,因此,该患者需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为手术保驾护航。经过认真的术前讨论,并就手术细节等相关事项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制定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后,在院领导及内科主任贾玉琴的大力支持下,刘延梅副主任医师带领曹艳芳医师在功能科王东海医师的协助下于2019年8月20日成功为该患者完成超声引导下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状态平稳。
因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属于骨科专科医院,内科诊疗水平较低,既往需邀请附院专家来医院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该过程周期较长,存在手术时间被动、手续较繁琐、费用高、术后监测反馈滞后等多种弊端。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内科刘延梅副主任医师在贾玉琴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响应院领导的号召,前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新技术、新业务。从2018年10月至今,积极开展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业务,在外院专家的指导下,已成功完成40余例,熟练掌握了操作流程及相应并发症的处理。
独立完成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标志着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综合内科诊疗水平又迈上了新的台阶。同时对该院加快学科建设以及储备内科各亚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