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进行时——额济纳旗人民医院三年开展远程会诊190例
发布来源:宣传处 发布时间:2019-07-05 06:58:57
为缓解广大边远地区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额济纳旗人民医院主动开展远程医疗,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三年来,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共开展远程会诊190例,远程病理诊断16例,远程影像诊断160例, 开展远程教育直播授课260场,累计听课3200人次。明确的临床诊断和诊疗方案,CT、DR等影像资料的即时上传,为治疗提供了依据,缩短了治疗时间,使病人得到了及时治疗。
2009年6月,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加入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医院集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并签署了远程医疗会诊及医学教育合作协议书。2012年,随着远程医疗教学的应用需求越来越大,额济纳旗人民医院不断加强远程医疗中心的建设,使医务人员、患者与远程医学专家之间能够进行实时、面对面、高清晰的交流讨论。同时,该院与北京鹏博佳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高清远程会诊服务合作协议,投资3万元购买了高清远程会诊设备及高清远程会诊软件。对于在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来讲,依托远程医疗平台,就可享受北京三甲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对于院内医护人员来说,远程医疗技术不仅让医护人员获得了一场“近距离”的培训体验,还满足了大家对远程教学视频的需求,充分共享了先进医院的医疗教育资源。
2015年8月,为进一步加快基层医疗信息化水平,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加入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服务中心,签订远程服务协议,中心免费为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安装远程医疗相关设备,使医院的远程医疗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6年3月,额济纳旗人民医院投资13.2万元购买了“华西远程医学系统”应用软件,与西南地区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综合能力领先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式签订了网络联盟协议,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盟的医院。医院还投资数万元,改造远程会诊和教学所需的设备,并对专职系统管理员进行了培训。依托华西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其在远程会诊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医院对疑难杂症的救治水平。
2018年1月,为了让内蒙古自治区患者在当地实时、便捷、经济、高效地享受到权威医学专家提供的高质量医学诊疗服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与基层医院组建远程医疗协作网。远程医疗中心为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安装了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区域影像系统软件,额济纳旗人民医院成为全盟首家加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影像中心的医院,标志着额济纳旗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远程医疗工作又有了突破性进展。同年5月,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高诊疗水平,额济纳旗人民医院经过人员培训、精心准备,成功开展了心脏冠脉CT和脏器增强CT检查,影像资料即时上传,医院的专家根据患者信息及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阅片后出具诊断报告,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医师通过云医网手机端查看上传的影像资料及专家诊断报告,选择阅片的医院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姓旗域内就诊率。
2018年末,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完成了远程医疗病理诊断设备的购置和安装调试工作,远程服务开启了专科服务模式。院内选派2名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中心培训学习,并顺利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工作。远程病理诊断是通过数字扫描仪,将病理切片或细胞涂片形成数字图像信息,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切片图像上传到内蒙古自治区远程病理诊断中心,由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诊断专家出具病理诊断报告。远程病理诊断方便、快捷,对疾病的进一步诊疗有很大的临床意义,大大提高了额济纳旗人民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额济纳旗人民医院也成为全盟首家开展远程病理诊断的医疗机构。
2018年,院长高勇军被选为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协会远程医疗专委会常委,2019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成为自治区首家5G网络试点医院,额济纳旗人民医院成为其5G远程医疗试点首选医院之一(全区选中五家医院)。
目前,额济纳旗人民医院已搭建起与各省(自治区)、市名院名医之间的图像、语音、文字、数据等医疗信息传送的桥梁,让大医院医疗专家及时精确地了解额济纳旗人民医院重病患者的病情与诊治情况,进而提出治疗意见,减轻了患者奔赴外地大医院求医的负担,较好地解决了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的基层群众找专家诊治难、看大病费用高等问题。远程医疗不仅让越来越多患者享受到了医疗“福利”,更让大医院和额济纳旗人民医院的“手”握得更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