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搜索
网站首页
协会介绍
协会党建
新闻中心
创先争优
专题专栏
会员服务
当前位置 :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猴痘防控方案》解读问答
发布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时间:2023-08-17 10:23:54
一、《猴痘防控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2023年6月以来,我国多个省份先后报告多例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的风险较高。为指导各地进一步科学精准做好猴痘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密切跟踪国内外猴痘疫情形势,持续开展猴痘防控政策研究,总结各地在应对猴痘疫情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综合病毒特点、疫情形势、研究进展及疫情处置经验等因素,在前期防控技术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猴痘防控有关措施,以更好适应当前猴痘防控工作需要,进一步提升猴痘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猴痘防控方案》针对猴痘主要有哪些应对措施?
猴痘防控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精准防控、快速处置”原则,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坚持发现一起、控制一起,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一是开展宣传教育与干预。
针对重点人群、出入境人员和一般人群等不同风险人群分类开展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加强不同人群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措施
。二是实施多渠道监测。
落实医疗机构、重点人群、入境人员监测,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疫情形势实施重点场所污水监测,确保疫情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置。
三是加强疫情应急处置。
及时转运和诊疗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掌握、追踪和管理密切接触者,及时发现潜在的疫情风险,做好被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尽快遏制疫情传播扩散。
四是分类实施人员培训。
加强对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猴痘诊治意识,提升疾控人员猴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各地在猴痘疫情防控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病例、密切接触者和重点人群等个人隐私。
三、现阶段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哪些人是感染的重点人群?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皮肤或黏膜传播,接触方式包括性接触、抚摸、拥抱和亲吻等。亦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及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感染传播。
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接种过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现阶段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经性接触传播,男男性行为人群是感染猴痘的重点人群。目前一般人群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小,但需了解猴痘基本知识,做好健康防护。
四、针对不同人群如何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教育?
《猴痘防控方案》明确指出,针对重点人群、出入境人员和一般人群及早开展宣传教育,加强人群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积极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一是针对重点人群。
充分借鉴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经验和服务模式,在男男性行为人群经常出入的酒吧、会所、浴池等重点活动场所,开展同伴教育。借助大众媒体、社交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开展猴痘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重点人群防范意识,减少高危行为。
二是针对出入境人员。
提醒出境人员关注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猴痘疫情信息,不接触猴痘样症状者及啮齿类、灵长类等动物。提醒来自猴痘疫情报告国家和地区的人员,如在境外有可疑接触史,入境后21天内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避免与他人发生密切接触,一旦出现猴痘样症状,应主动就医。
三是针对一般人群。
充分发挥新媒体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作用,开展猴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引导公众科学认识猴痘,了解猴痘基本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提高防护意识,避免恐慌,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五、当前我们如何开展猴痘疫情监测?
按照《猴痘防控方案》要求,我们对猴痘实施多渠道监测,以便及早发现与处置疫情。
一是医疗机构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皮肤(性病)科、肛肠科、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等加强猴痘样症状鉴别诊断,发现猴痘样症状者及时询问流行病学史,采集标本送相关实验室进行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进一步核实诊断。
二是重点人群监测。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在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等重点人群开展诊疗或检测咨询服务时,主动询问是否有猴痘样症状及其可疑接触史,及时发现猴痘病例。
三是入境人员监测。
海关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收到猴痘相关异常健康申报或检疫发现有猴痘样症状的入境人员,应及时进行核酸检测,发放《就诊方便卡》,指导尽快就医;对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将相关信息及时通报辖区疾控机构。
四是重点场所污水监测。
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当地疫情形势,经评估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经常出入的酒吧、会所、浴池等重点活动场所开展污水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猴痘病例的场所。
六、《猴痘防控方案》对猴痘病例的管理有哪些要求?
按照《猴痘防控方案》有关规定,根据病例的不同情况分类实施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或居家隔离治疗。各地发现猴痘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后,应先及时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如病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变部位已结痂,可转为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解除居家隔离。对病情较轻且具备居家隔离治疗条件的确诊病例,经医疗机构与疾控机构联合评估后,可直接采取居家隔离治疗。
确诊病例居家隔离治疗期间,为保障家人健康和防止疫情传播,应单人单间居住,避免与家人有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做好被污染物品的消毒,非必要不外出,确须外出时穿长衣长裤、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避免与其他人有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居家隔离治疗期间,指定医疗机构安排专人负责上门或电话随访,对病例提供健康咨询和医疗指导。
七、猴痘密切接触者包括哪些人员?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哪些管理措施?
猴痘密切接触者包括直接接触病例的病变部位及其被污染物品,或感染动物及其分泌物、渗出物等污染物;以及职业暴露或长时间近距离吸入病例呼吸道飞沫等,经评估有感染风险的人员。
对密切接触者主要实施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健康监测期限为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21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可正常生活与工作,需避免与他人发生性接触等密切接触,避免捐献血液等。
二是定期随访。
疾控机构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在第7、14、21天电话或上门主动询问密切接触者自我健康监测情况,提供咨询指导建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处置。
三是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坚持每天做好体温测量和症状监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37.3℃)、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密切接触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或与随访联系人取得联系,接受猴痘病毒核酸检测。
八、对发生疫情的场所如何科学规范开展消毒工作?
发生疫情的场所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和对象。对病例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如居住场所、工作场所、学习场所、诊疗场所、转运工具,及其他可能受到污染的场所,在其离开后进行终末消毒。尤其要做好病例衣物、毛巾、床单、餐具等个人用品,以及可能被病例分泌物、渗出物、体液等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终末消毒。
友情链接
医院协会
卫健委
会员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
北京医院协会
重庆市医院协会
福建省医院协会
甘肃省医院协会
广西省医院协会
贵州省医院协会
河北省医院协会
黑龙江省医院协会
湖北省医院协会
湖南省医院协会
吉林省医学会
江苏省医院协会
江西省医院学会
辽宁省医院协会
宁夏医院管理协会
青海省医院协会
山东省医院协会
山西省医院协会
安徽省医院协会
陕西省医院协会
上海市医院协会
四川省医院协会
天津市医院协会
西藏自治区医学会医院管理分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协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院管理学会
云南省医院协会
浙江省医院协会
海南省医院协会
河南省医院协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包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呼伦贝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兴安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通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赤峰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鄂尔多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乌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阿拉善盟卫生健康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内蒙古中医医院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
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
内蒙古第四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一医院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
呼和浩特市第二医院
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
呼和浩特市口腔医院
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医院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医院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红十字医院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中蒙医医院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医院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二医院
土左旗人民医院
土左旗中蒙医院
托克托县医院
托克托县中蒙医院
和林格尔县人民医院
清水河县医院
武川县医院
武川县蒙中医院
解放军第九六九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
内蒙古伊生泰妇产医院
包头市中心医院
包头市第三医院
包头市第四医院
包头市第六医院
包头市第八医院
包头市眼科医院
包头市肿瘤医院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包钢医院
包钢三医院
包钢白云鄂博铁矿区蒙医中医医院
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国药一机医院)
包头市中心血站
包头市东河区中医医院
青山区中医医院
青山区二O二医院
九原区医院
九原区蒙医中医医院
固阳县人民医院
固阳县中蒙医院
达茂旗人民医院
达茂旗蒙医医院
土默特右旗医院
土默特右旗中蒙医院
昆都仑区中医院
包头市朝聚眼科医院
李德皮肤病医院
包头云龙骨科医院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
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
呼伦贝尔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呼伦贝尔市传染病医院(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伦贝尔市第四人民医院
呼伦贝尔市中心血站
呼伦贝尔市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海拉尔区人民医院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
满洲里市中蒙医院
满洲里市第一医院南区医院
牙克石市人民医院
牙克石市中蒙医院
扎兰屯市人民医院
扎兰屯市中蒙医院
额尔古纳市人民医院
额尔古纳市中蒙医院
根河市人民医院
根河市中医院
鄂伦春自治旗人民医院
鄂伦春自治旗中蒙医院
阿荣旗人民医院
阿荣旗中蒙医院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医院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中蒙医院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
鄂温克族自治旗蒙医医院
陈巴尔虎旗人民医院
新巴尔虎左旗人民医院
新巴尔虎左旗蒙医医院
新巴尔虎右旗人民医院
新巴尔虎右旗蒙医医院
扎赉诺尔区人民医院
扎赉诺尔区中蒙医院
海拉尔区长征康复医院
满洲里市华颐老年病防治院
兴安盟人民医院
兴安盟蒙医医院
乌兰浩特市人民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阿尔山分院(阿尔山市医院)
阿尔山市蒙中医院
内蒙古监狱管理局第二医院
科尔沁右翼前旗人民医院
科尔沁右翼中旗人民医院
科尔沁右翼中旗中医院
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医医院(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医研究所)
科尔沁右翼中旗铁路医院(济困人民医院)
突泉县人民医院
突泉县中医医院
扎赉特旗人民医院
扎赉特旗中医医院
扎赉特旗蒙医医院
乌兰浩特市铁西医院
乌兰浩特市誉达口腔医院
通辽市医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通辽市蒙医医院
通辽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辽市精神卫生中心
通辽市传染病医院
霍林郭勒市人民医院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一人民医院
科左中旗人民医院
科左后旗人民医院
科左中旗中医医院
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
开鲁县医院
开鲁县中医医院
开鲁县蒙医医院
库伦旗医院
库伦旗蒙医医院
奈曼旗人民医院
奈曼旗蒙医医院
扎鲁特旗人民医院
赤峰市医院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赤峰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赤峰市第二医院
赤峰市妇幼保健院
赤峰市安定医院
赤峰市蒙医中医医院
赤峰市传染病医院
赤峰市妇产医院
赤峰宝山医院
赤峰松山医院
赤峰松山中蒙医院
阿鲁科尔沁旗医院
阿鲁科尔沁旗中医医院
巴林左旗医院
巴林左旗蒙医中医医院
巴林右旗医院
林西县医院
林西县中蒙医院
克什克腾旗医院
翁牛特旗医院
翁牛特旗中蒙医院
喀喇沁旗医院
宁城县中心医院
敖汉旗医院
敖汉旗蒙医中医医院
赤峰市上京内分泌专科医院
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锡林郭勒盟妇幼保健院
二连浩特市医院
二连浩特市蒙中医院
阿巴嘎旗医院
阿巴嘎旗蒙医医院
苏尼特左旗医院
苏尼特左旗蒙医医院
苏尼特右旗人民医院
苏尼特右旗蒙医医院
东乌珠穆沁旗医院
东乌珠穆沁旗蒙医医院
乌拉盖管理区医院
西乌珠穆沁旗医院
西乌珠穆沁旗蒙医医院
太仆寺旗医院
太仆寺旗中蒙医医院
镶黄旗人民医院
镶黄旗蒙医医院
正镶白旗医院
正镶白旗蒙医院
正蓝旗医院
正蓝旗蒙医医院
多伦县人民医院
多伦县中医院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乌兰察布市中蒙医院
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
乌兰察布市第三医院
乌兰察布市第四医院
乌兰察布市中心血站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丰镇市医院
丰镇市中蒙医院
集宁区中蒙医医院
卓资县人民医院
卓资县中蒙医医院
化德县医院
化德县中蒙医院
凉城县医院
凉城县中蒙医医院
商都县医院
商都县中蒙医院
兴和县医院
兴和县蒙中医院
察右前旗人民医院
察右中旗医院
察右后旗医院
察右后旗蒙医医院
四子王旗人民医院
四子王旗蒙中医院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鄂尔多斯市第二人民医院
鄂尔多斯市第四人民医院
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
鄂尔多斯市蒙医医院
鄂尔多斯市中心血站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鄂尔多斯市妇幼保健院
达拉特旗人民医院
达拉特旗中蒙医医院
准格尔旗中心医院
准格尔旗人民医院
鄂托克旗人民医院
鄂托克旗第二人民医院
鄂托克前旗人民医院
杭锦旗人民医院
杭锦旗蒙医综合医院
乌审旗人民医院
乌审旗蒙医综合医院
伊金霍洛旗人民医院
伊金霍洛旗蒙医综合医院
鄂尔多斯市广厦医院
巴彦淖尔市医院
巴彦淖尔市中医医院
巴彦淖尔市蒙医医院
巴彦淖尔市中心血站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
五原县人民医院
五原县中蒙医院
磴口县医院
磴口县中蒙医院
乌拉特前旗人民医院
乌拉特前旗蒙中医医院
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
乌拉特中旗中蒙医院
乌拉特后旗人民医院
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
杭锦后旗医院
杭锦后旗蒙中医院
巴彦淖尔市残联眼科医院
巴彦淖尔市兄弟口腔医院
乌海市人民医院
乌海市妇幼保健院
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乌海市职业病防治院
乌海市蒙中医院
乌海市传染病医院
乌海市中心血站
乌海市海勃湾区中医院
乌达区中心医院
乌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海南区人民医院)
乌海樱花医院
阿拉善盟中心医院
阿拉善盟中心血站
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医院
阿拉善左旗蒙中医院
阿拉善右旗人民医院
阿拉善右旗蒙医医院
额济纳旗人民医院
额济纳旗蒙医医院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