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进行时——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完成首例血管内超声(IVUS)辅助下复杂冠脉介入治疗
发布来源: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0-10-12 11:45:48
9月25日,苗立夫专家团队成功开展锡林郭勒盟地区首例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成功为一名支架内慢性闭塞的患者明确了闭塞病因,并成功开通血管植入支架,填补了锡林郭勒盟地区在腔内影像学检查辅助下进行冠心病精准治疗的技术空白。
患者韩女士,74岁,既往多年高血压、糖尿病病史,1年前于北京某医院行PCI术回旋支、前降支各置入支架1枚。4月前患者因脑出血停服抗血小板药物,20余天前患者突发胸痛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患者为极高危出血人群,为避免再次脑出血,术前专家团队核心成员崔永亮副主任医师与心内科、导管室医护人员仔细分析病情,根据国内外最新指南为患者量身定制了详细的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方案。9月19日为患者顺利完成冠脉造影检查示前降支支架内完全闭塞,崔永亮副主任医师根据造影结果初步判断闭塞原因可能为前降支支架型号过小所致,建议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IVUS)明确病因后进一步开通血管。24日清晨9:00苗立夫主任准时开始手术,在初步尝试后苗立夫主任发现支架内斑块硬度很高,考虑慢性狭窄基础上的急性闭塞。半小时采用后Pilot 150导丝终于成功通过闭塞病变,球囊扩张后前降支血流再通。随后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证实了崔永亮副主任医师的判断—前降支支架过小导致支架内慢性闭塞(支架直径2.25mm,血管管腔2.75mm)。随后在IVUS指导下进一步明确了导丝走形位置及支架型号后,苗立夫主任先后于前降支再次衔接植入2.75mm、3.0mm支架各1枚,并将因支架闭塞丢失的对角支做了充分球囊扩张。
同日,崔永亮副主任医师为一名胸痛伴心电图T波改变、冠脉造影术示前降支临界病变伴血流缓慢的患者完善了IVUS检查。IVUS结果示患者前降支管腔狭窄面积为65%,暂无支架置入指征,但斑块性质欠佳,建议其术后强化药物治疗,避免了为患者置入支架。
据悉,目前检验冠心病的主要手段是冠脉造影,但该技术只能对血管内血流情况进行成像,且容易受造影角度的影响,无法对血管壁上的斑块发展情况进行判断。血管内超声(Intra 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诞生于20世纪末,它利用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发现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作为冠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IVUS提高了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策略、支架选择和效果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心内科在院长带领下,积极引入苗立夫专家团队,先后开展了远端桡动脉穿刺、药物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等国内外新技术。此次血管内超声(IVUS)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冠心病精准治疗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造福锡盟地区广大复杂冠心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