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头条
头条

扎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2023-11-02 14:35:12

  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等介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护佑人民健康”有关情况。

  □ 首席记者 刘志勇

  公立医院改革、基层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坚持以公益性为导向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和扩容下沉,持续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扎实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省、市(县)将分别支持建设不少于750个、5000个和10000个临床重点专科。全国至少1000家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推进1000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城带乡、县乡一体和乡村一体发展格局。完善平急结合、快速反应的医疗应急体系,国家级紧急医疗救援队覆盖各省份。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出院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2.4%和16.7%;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80.2%,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6.4个百分点。雷海潮表示,以上数据表明,百姓看病就诊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效率得到持续提升。

  雷海潮表示,卫生健康系统将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全面执行和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构建功能互补、富有韧性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促进医疗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方便老百姓看病就诊。以专科建设为重点,加快医学科技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医疗服务和医疗管理深度融合,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和便利作用。同时,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疗机构的收支结构,统筹做好支付方式和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改革,强化绩效考核和综合监管,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主任王斌介绍,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短板、强弱项,加强能力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7100多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推荐标准,占比超过68%,建成3800多所社区医院。2023年,全国招聘大学生乡村医生超过5000人,4800多名农村订单免费医学生完成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进入乡镇基层岗位工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超过7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得到持续提升。

  雷海潮表示,我国将通过组建城市医疗集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以及三级、二级医院的巡诊服务和专业技术人员派驻服务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管理水平。

  传染病防控、免疫规划接种保持高水平

  雷海潮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坚决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系统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促进医防协同和医防融合,基本建成适应国家公共卫生需要的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是传染病防控的关键。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王贺胜介绍,在监测预警方面,我国优化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推进传染病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将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疾控信息系统数据自动交换,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建立完善发热门诊、哨点医院、病毒变异、城市污水等监测系统,探索开展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多病原的监测试点,初步形成兼顾常态和应急、入境和本土、城市和农村、一般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多渠道监测体系。在应急处置方面,持续完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和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加快建设国家级传染病应急队伍,已经组建20支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今年,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将支持新建5支国家防控队,在全国所有市、县建设基层传染病应急小分队。

  王贺胜介绍,在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我国已基本阻断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抗病毒治疗覆盖比例达90%以上,治疗成功率达95%以上,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逐步强化,全国发病率稳步下降,患者成功治疗率保持在90%以上,2.1/10万的死亡率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者数量大幅减少、总数不断下降,肝炎救治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接受规范治疗的乙肝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丙肝患者治愈率也高达95%以上,进一步阻断了病毒传播。部分重点寄生虫病实现控制或消除的目标,全国452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全部达到传播阻断标准,其中3/4的流行县已达到消除标准。

  王贺胜介绍,我国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实现国家与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平台之间、各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与全国疫苗追溯协同平台之间的对接,进一步提升了预防接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国将持续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跨地区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开展电子预防接种证试点,推动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提高预防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妇幼健康服务、人口政策优化稳步向前

  雷海潮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持续加大“一老一幼”健康服务供给,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推动优化生育政策支持体系,支持普惠托育建设工程;推动国家区域老年医学中心和老年医院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要达到60%以上;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和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98%以上。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余艳红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先后实施母婴安全、健康儿童、妇幼中医药发展等系列行动计划,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2022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5.7/10万,婴儿死亡率为4.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8‰,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位居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余艳红表示,我国将持续“保安全、破难点、促发展”,有效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权益。一方面,以妇女儿童主要健康问题为重点,不断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巩固完善母婴安全保障制度,严守母婴安全底线。聚焦儿童近视、肥胖、出生缺陷,以及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等难点问题,实施一批务实有效的专项行动,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以强化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推进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档升级,统筹协调多方资源,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实现“省、市、县级均有一所政府主办的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目标。健全完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体系,优化出生缺陷防控网络,强化“云上妇幼”远程医疗平台应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更好为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王斌介绍,作为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工作的牵头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协调相关部门在教育、税收、住房、就业、医保等方面推动出台支持性政策;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部分省、市、县出台育儿补贴、住房补贴、托育机构运营补贴、用人单位社保补贴等政策。未来,我国将继续开展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全国爱心托育用人单位评选,推动在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增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专业,促进医疗机构支持托育服务发展,逐步完善托育服务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服务供给,进一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

  中医药综合改革、基层能力建设走深走实

  雷海潮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加便捷可及的中医药服务。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试点项目。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加强中西医结合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进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

  余艳红介绍,一年多来,全国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已形成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中医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功能更加突出,综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得到加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助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下一步,将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关键问题,发挥地方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广改革成果和经验,让更多地方、更多人获益。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较好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余艳红介绍,截至2022年年底,县办中医医疗机构覆盖率达87.78%,9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4%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0.5万人,约占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数的19.65%。

  余艳红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计划支持所有县级中医医院建设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推进基层中医馆、中医阁分别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建设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中医馆医务人员提供辅助诊断,提升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会同有关部门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看中医的可及性、公平性、便捷性。

©2018版权所有    内蒙古医院协会    蒙ICP备17003977号-1    主办单位:内蒙古医院协会 总访问量: 您是今天第:位访问者